回覆列表
  • 1 # 營養師慕小白

    人口老齡化(又稱人口老化或人口高齡化、老齡化社會)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現象。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世界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預期到2050年,老齡人口會達21億。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尊敬我家裡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裡的長輩,也指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

    每個人都會老,但是每個人老年的時候不一定能受到很好的照顧,作為一名在老年護理院的營養師,我把每一位老年人都當成自己的長輩,由己及人,我希望以後我的父母晚年也能受到這樣很好的照顧。

    分享一位長者今天寫給我的感謝信。

  • 2 # 天佑養老

    我就在當地一家養老院上班。社會上多關注老人在養老院裡的喜怒哀樂、吃喝拉撒,較少關注護工的生活及思想動態。

    實際上,護工與老人天天在一起“過日子”,時間長了跟老人也會有感情,每當有老人特別是對護工依賴性強的老人離世,護工心裡就會難過一陣子,不幹護工體會不到。

    前幾個月,我所在院區的80歲X姓老太太,高燒好幾天不退。兒子娘倆不睦,平常兒子也不大來,我打一次電話兒子來一次。

    最後一次來了,看見老人第一句話就是:我死了她也死不了。冷漠之態讓人驚訝。老人本來就連日發高燒,身體很虛弱,聽到兒子說這種話,能承受的住嗎?

    結果第二天早晨我上班後,就感覺老人狀態不對,趕緊給老人兒子打電話,他兒子遲遲不到,老人最後就死在我懷裡了。

    我當時抑制不住放聲大哭,一為老人感到悲哀,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娘倆能有多大的怨仇,讓老人如此離世?二是老人平時處處相信我,依賴我,有事給我說,內心可能把我當成了她閨女。我當時感到說不出的難受和悲涼。

    老人兒子來了看到我哭的傷心,反過來勸我,說老人也算高壽了,這些天在你們這兒也沒受屈。

    我無言以對。我在想,有人說每個人的晚年都是一場腥風血雨,我原來不信,認為太誇張,從X老太身上我相信了。

    我有一種隱隱的恐懼,社會上會有多少老人以難以讓人接受的方式謝幕,想想讓人後怕!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如此淺顯的道理,就有人做不到。碰到這種家人,對我們護工是一種負能量

  • 3 # 弘180858578

    這個問題要回答會涉及許多方面的。不過,我個人在十多年的工作經歷中,首先深深地感受到人到暮年的真實需求。這對於一位立志工作在這領域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這領域工作首先要了解的,總的可概括為老年人生活方面的生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圍繞著這個年齡段特殊群體的需求,無論是作為管理人員或是具體提供老人服務的人員,不僅都必須具備有老年人基本生理特性的知識以及在具體服務方面的“操作”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嚴格遵守公司紀律及規章制度的素質!因為這將涉及公司發展前途的一個非常重要內因。同時,這也會影響到整個社會對於這個對於我們國家來說的新興領域的信賴。中國在這方面開發尚需探索研究,並需要根據自己國家的制度,社會結構以及風俗習慣進行規範化,從而,創辦具有中國特色的老年人服務事業。當然也需要向國外這方面較成熟的機構學習。依我看,中國物質基礎目前並不亞於國外。正所謂“硬體”不會差!而關鍵在於如何培養出具有優良品質的工作人員隊伍 這個“軟體”……以上是我個人對於該領域工作的一點體會和看法……

  • 4 # 哈爾濱百科

    現在中國就已經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唯一過億的國家了,所以養老依據成為這個社會不可迴避的問題。現在的養老方式雖然多,但是依然是家庭養老為主,社群養老為輔,社會養老為補充,近年又多了候鳥式養老、旅居式養老等新興樣式。

    要說是在養老院工作,科長想說說在哈爾濱做養老工作的那段經歷。每天都會和大大小小的養老院打交道,所以多少也有一些瞭解。其實不管是在哪個城市的養老院工作,首先就是要從心底裡願意和老人相處,他們的世界很簡單,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像孩子一樣,所以才說老小孩。其次,對待他們要有愛心,要耐心,老人和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群體,和他們可能道理不管用,更多的需要哄需要呵護,沒有耐性的人,很難做長久。最後就是,老人的老年生活,更需要照顧,更需要細心,因為他們的身體會一天不如一天,健康老人還好,遇到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可能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愛心。

  • 5 # 張老師隨筆

    我在北京的敬老院幹了一年(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簡單談談工作感想。

    1.工作真累啊。當時我的角色是管家(負責100多位老人的總協調,工作職責是上門請安問好,隨時溝通飲食、居住情況、身體狀況、是否有家屬要來探望等等),因為吃住都在園裡,所以雖然上班時間是早上六七點到晚上七八點,但基本上屬於24小時上班(尤其晚上接到護士站電話,老人有不舒服的就陪著去醫院)

    2.工作真有成就感呀。跟老人有說有笑的溝通、甚至稱兄道弟,得到家屬的稱讚,幫助老人解決實際問題等等,所有的反饋都能給自己一個定心丸“我乾的是好事,行善積德”。

    3.收入真的不高呀。當時北京最低工資大概是1600多元,我們是26天工作制,按照22天1600+4天加班+一丟丟崗位補貼計算工資,我每個月到手2400多塊錢。但是園裡管吃住,吃和老人一樣的伙食(老人600元/月),相當棒;住宿兩個人一間,條件也很不錯。

    4.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很多人說去敬老院工作的人多數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我們那個敬老院,我在的一年間去了大概15個年輕的小夥伴,本科、碩士都有,大家都非常正能量,直到現在還都保持著很好的關係。

    5.前兩年,和一個哥們回憶這段歷史,我問他,“你覺得達到多少工資就願意回敬老院上班?“”他說,“包吃住,五千就可以”。

    我想,不考慮特別現實的車貸房貸問題,這也是我的一種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如何雙劍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