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犀牛村夫
-
2 # 鼓樓自媒體聯盟亞高原
字輩的取名來源於漢族先民。比如侗族地區的楊再思為了統一下轄的飛山蠻十峒(湘桂黔渝鄂周邊地區),規定了七個字輩為宗族模式和政權統治模式:再政通光昌勝秀。後人為了繼承他的光輝傳承,就用七個字輩統治誠徽州。在沅州現新晃,楊天應與吳世萬,姚君贊,龍地聖。謝天輝義結金蘭,通用再政通光昌勝秀為五姓族譜字輩。現遷居湖北侗族還流傳此傳說。字輩是宗族禮儀。
名、姓、氏、字、輩,這是我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其中以氏和名為最早出現。氏是在原始氏族就已啟用,名也是在那時候就開始產生。
那時候是以氏族部落群居,因此每個部落都以氏來命名,比如華氏部落,便是群居在華山一帶的一個部落的氏族,其它的氏族同樣也是根據某種意義而設定,這就是最早氏族的定義,後來隨著姓的發展,每個家族也稱為一個姓氏。
名也是最早啟用在於原始社會,那時候雖然還沒有文字的出現,可是原始人也有語言交流,既然有語言交流,那就得有指定的物名、地名、人名和動物名存在才能形成語言交流的依據,因此那時候除了物名地名和動物名之外,人名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伏羲、女媧等都是他們的稱呼名)。
姓的最早啟用是在伏羲成為人皇說起,伏羲把母系轉為父系之後,便開始從母系氏族轉變成父系家族。在伏羲成為華氏族首領之時,因為他的突出作為使其它部落都願與他合作,所以中國的華氏部落聯盟便開始成立。部落聯盟體是由若干個部落加盟組成,若干個部落加盟為一體那就得設立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管理機構就得有各個管理職務,這樣,在各個職務上的職員,他們的家,便成為人們稱著某某職員的家(如司馬官員的家便稱為司馬的家),這樣,漸漸便成了這一個家族的姓。那時候開始有姓的都是一些在職的家族,後來,一些有威望的家族,也根據自已所在的地名或某些可以依託的物名作為自己家族以及自己所帶部落的姓氏(如黃帝先前的部落便以所在的發源地姬水之名作為姓氏,炎帝之前的部落便以自己發源地姜水之名作為姓氏等等)。再後來,到了周朝的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朝以及東西漢,是中國姓氏發展的時段,有以地名為姓、有以封地為姓、有以國名為姓、有得到皇帝的賜姓等等等等,這樣便形成了中國的《百家姓。》
字是人名之外的一個稱呼,它與號有此相近,取義於自己的願望之類,因此後來便成了別人對自己表示親切的稱呼。它起始於商周,止於民國末期,現在人們通常把名和字混為一體。
輩是人們用以區分曾、祖、父、子、孫的級別,起源於周朝周公的禮制,後來成了一個大家族的代數輩分之稱,到了明清時期,由於皇帝給孔孟家族賜字作為排輩之序,許多姓氏也跟著固定幾個字作為輩分的排序,這之後的輩又有了一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