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是怎麼去評價一部電影的?
4
回覆列表
  • 1 # 編劇演繹法

    這個問題至少要從兩個角度考慮。

    首先,從電影史角度看,評價一部電影是否是好電影,要看這部電影能否對電影發展本身起到推動作用,這種影史層面的創新既可以是視聽語言,也可以是影像技術本身。當然,這樣的好電影一般都是足以被編入電影教科書中的。

    《公民凱恩》之所以能成為影史經典,很大程度在於其在敘事手法上的創新,對景深鏡頭的開創性運用,對畫面影調的精確控制,及其超越時代的特技技術等。即使今天早已習慣快節奏敘事與剪輯的觀眾難以接受它,我們又怎能不認為它是一部好電影呢?

    (《公民凱恩》標誌性的景深鏡頭,讓奧遜·威爾斯能在影史留名)

    儘管這個觀點看上去非常理論化,但在好萊塢奧斯卡每年會給額外頒發出一些技術獎項,有一個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某人發明了每秒2400幀的攝像機。一般來說每秒24幀就如足以讓人感到流暢,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120幀讓人感覺更貼近真實,而2400幀,實話說並沒有什麼用處,但技術的創新依然是不可停止的。

    其次,從這部電影本身看。一部電影要想成為好電影,首先至少應是一部製作上達標的電影,這裡評價指標有很多,如編劇是否完成了戲劇任務,攝影師拍攝畫面是否符合行業標準,導演是否具有視聽意識,演員表演是否到位,等等。

    上述指標都及格的電影,也只能算作一部製作上達標的電影。事實上,一部電影如果能在製作上達標,那它已經很有可能吸引到觀眾了,因為儘管電影千奇百怪與眾不同,它們吸引觀眾的奧秘卻多半相同,姑且稱之為“電影規律”。一部符合電影規律的電影,又怎麼可能不吸引觀眾呢?

    (李安導演的電影為廣大觀眾所喜愛,是因為它們首先都在製作上達標)

    然而,“蘿蔔白菜,各有所愛”,A電影吸引了你,我卻可能對它不感興趣;我痴迷B型別,你卻對它嗤之以鼻。一部電影當然不可能讓所有觀眾都滿意,因為每部電影都有它特定的受眾,如果你誤入其中,對它不感興趣自然合理,這也是影視策劃在立項前需要分析影片受眾群體的原因之一。當下好萊塢主流的型別片電影在最大程度上滿足觀影需求,畢竟電影還是個娛樂產業。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報名戛納電影節長片競賽單元)

    說來道去,我想,無論是對電影人還是對觀眾而言,一部符合自己預期的電影就是好電影。只要電影人制作的電影達到了他們自己的預期,或者觀眾看過的電影達到了他們自己的預期,這樣的電影就是好電影。當然,對電影認識程度不同,預期肯定會不一樣,評價標準也會不同,這再正常不過了,所以我們才要不斷地去“認識電影”,讓自己的“預期”超過平均水平線甚至達到更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對山藥削皮的時候,手背會過敏、奇癢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