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63878017977

    是上海話,意思是無法根據暗示,做出正確的反應。

    豁翎子,源與崑曲中“翎子生”,又叫“雉尾生”,那翎子生頭冠上的兩根翎子,上下翻舞起來,包含著種種“戲語”,翎子一豁,暗送出喜悅,挑逗,驚恐,憂慮等種種資訊。後延伸出來,蘇州話將人們之間的暗示叫“翎子”。如在多人以上場所,甲方會對乙方使眼色,或踏一腳、捏一把,叫“豁翎子”;而對方如果做出相應正確的反應,就叫“接翎子”。這要求雙方有一定默契。甲方“豁翎子”過去,是引導、暗示乙方,就看乙方阿拎得清,會不會“接翎子”?例如,好久不見的親朋好友,見面第一句:“唉,你怎麼瘦了呀!”邊上就有人“豁翎子”,扯扯他(她)衣服,他(她)馬上心領神會,即補上一句:“氣色倒還不錯。”被說的一方,本就有病,正懷疑自己是否患了絕症,聽了後面一句,心情才放鬆。這裡的“豁”為拋之意,就是把“翎子”像拋繡球那樣丟擲去,有拋應有接,如對方會意,那就叫“接翎子”;要是對方“木澀澀”不懂,那就叫勿“接令子”。某夜校放學,天落小雨,有對男女生走出校門,女生:“你也住前面的社群嗎?我沒帶傘,雨倒蠻大。”女生豁了個“翎子”給男生。這男生不是呆頭鵝,還算“接翎子”:“我也住前面,如果你不介意,我們一起合撐傘吧?” 有一女乘客,在公交車上被一男人緊靠身子,眼睛盯著她的提包,有好心人覺察後走到這名女乘客前輕輕拉她一把,豁了個“翎子”,暗示女乘客警惕點。豈料女乘客反而責問道:“幹什麼?”讓人尷尬不已。這位女乘客就一點都不“接翎子”。有一外科醫生,將馬上要動手術病人的某家屬喊到辦公室裡“談談”,辦公室裡另外兩名醫生很“接翎子”,藉故走開。某家屬更是“接翎子”,立刻塞上一個裝有1000元現鈔的紅包。“豁翎子”者,應給人好的、有利的暗示,“接翎子”者也不能不分好歹,任何“翎子”都接下。該放棄什麼接受什麼,還是應該有自己的觀點和原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消滅剛出現的眼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