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anet橙子麻麻
-
2 # 玫瑤老師說育兒
首先,對於隔代的教育,第一點是有商量的態度和感恩的心。老人其實也沒有義務幫我們帶孩子,,,所以在遇到一些育兒的分歧時,採取商量的態度來解決育兒上的分歧。對於和老人家的溝通來說,態度很重要,以尊重的態度,並以孩子為出發點,好好說很多時候老人是很願意接受的。
再次,誰的媽,誰去溝通。你懂的。可以減少很多溝通成本和矛盾。
最後,是引入第三方。第三方指的是有權威性的人、事、物。
◆ 人可以是專業的醫生、老師等形象。
比如可以在寶寶生病或平時體檢時,帶上奶奶同去兒童醫院,藉此機會諮詢兒科醫生“怎麼樣提高孩子的體質、運動技能,怎麼樣不會少生病”,等問題。一般老人會更相信醫生的話。
又比如,可以用一些老師的形象,和奶奶說讓孩子“自己做”的重要性,孩子馬上要上幼兒園,需要事情都要他自己學著做,我們要減少包辦代替。
◆ 事可以是身邊的真實故事。
比如在小區裡一些體能強和體能弱的孩子的區別作為案例。一般體能更強的孩子,膽子大,社交能力強,溝通能力強,因為生理自信給孩子直接帶來的結果就是心理的自信,可以藉助這些案例,告訴老人孩子在戶外運動的好處和必要性。
◆ 物可以是育兒領域的專業書籍。
作為爸媽,要時刻用育兒知識武裝自己,建立自己的判斷力,千萬不要聽風就是雨。這同樣適合老人。
不少家庭由於種種原因把孩子交給老人撫養和教育。老一輩的教育理念不是很好,但是他們更會溺愛孩子。孩子有什麼要求,他們都儘量去滿足。而且也有可能出現父母教育孩子,常常向爺爺奶奶尋求幫助。
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問題?
1、容易形成溺愛。老人比較疼愛孩子,他們常常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孩子。這就導致孩子常常會形成一些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2、教育觀念比較守舊。如新生代父母與祖輩最容易出現的矛盾爭端:把屎把尿,輔食新增等問題。十個老人九個會給孩子把屎把尿,而且他們會覺得這是我們那一代經歷過來;不願意接受市面上的高鐵米粉,更願意給孩子吃一些含糖含鹽的米糊,
3、孩子自理能力低下: 老人對孩子的事情包辦現象很嚴重。這個確實是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家幾個孩子都是由我婆婆帶著,造成他們不願意自己穿脫衣服,自理水平較弱。
解決隔代教養的問題:
1、觀念統一的前提:尊重老人,尊重老人帶孩子的辛苦和他們已知的傳統知識。幫助老人學習育兒理念,與老人溝通,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
2、把教育孩子看作父母的事,有些父母把照看娃丟給父母,最後責怪父母教養有問題,這是不應該的。子女的教育更多責任是在父母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