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古人如廁的話題,許多人估計會覺得口味略重,然而莊子說:“道在屎溺”,歐陽修也說他的文章多得於“三上”(馬上、枕上、廁上),可見屎溺之中,或有至理,值得我們一探古人如廁的歷史。
有關古代廁所的記載,南朝首富石崇家中就有一個富麗堂皇的廁所,如廁時往往有十幾個身穿華麗服飾的婢女,手中端著甲煎粉、沉香汁、新衣服等站在門口服侍。
據說有個王大將軍,脫了身上衣服進廁所,如廁完畢後,穿著婢女們準備好的新衣服出來,神情中滿是驕傲,因此古人也把上廁所稱為“更衣”。
《左傳》中也有記載,公元581年,晉景公姬獳在品嚐新麥後覺得肚子脹痛,便去上廁所,卻不慎跌入糞坑而死,姬獳可算是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死於廁所中的君主了,雖然其情可哀,卻也暴露出當時宮廷廁所的簡陋,如廁實在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馬上得天下”的漢高祖劉邦,更是流氣十足,有次他在群臣面前內急,然而為了節省時間開會,可能也是為了避免掉進廁所中,竟然讓一個文官把帽子遞給他,他背過身去,將帽子倒過來,就用文臣的帽子解手。
他的後代漢武帝劉徹有乃祖遺風,居然在上廁所時接見高階官員,《漢書·汲黯傳》中寫道:“大將軍(衛)青侍中,上踞廁視之”,他在上廁所時接見大將軍衛青。
雖然旁人或有羨慕漢武帝對他的信任和親近,衛青內心估計是拒絕的。
或許是受到漢高祖的啟發,後世的皇帝多用便壺來解決問題,而不親自上廁所了。《西京雜記》就有寫道,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帝隨時使用,這種“虎子”也就是後人所成的便器和便壺。
“虎子”的稱呼起源於西漢的“飛將軍”李廣,相傳李廣射死臥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便器,把小便解在裡面,以示對猛虎的蔑視,後來到了唐朝皇帝上位時,因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虎子”這一稱呼改為“獸子”或“馬子”,後來演變成如今的“馬桶”、“尿盆”等俗稱。
有關如廁用品,在唐宋以前,人們主要使用一種叫做“廁籌”的木片或竹片,當然宮廷或富豪之家也有用金屬片或絲綢等貴重物品。紙張雖然在東漢時就已被髮明,然而古人“敬惜字紙”,紙張作為珍貴的書寫工具,並不被用於如廁時使用,甚至有明文規定禁止用有字的紙張擦屁股。
《南唐書·浮屠傳》中記載,南唐後主李煜親自動手削竹片以供僧徒如廁時使用,並用臉頰檢驗竹片的光滑度和質量,可算是禮佛的帝王中虔誠的了。
談起古人如廁的話題,許多人估計會覺得口味略重,然而莊子說:“道在屎溺”,歐陽修也說他的文章多得於“三上”(馬上、枕上、廁上),可見屎溺之中,或有至理,值得我們一探古人如廁的歷史。
有關古代廁所的記載,南朝首富石崇家中就有一個富麗堂皇的廁所,如廁時往往有十幾個身穿華麗服飾的婢女,手中端著甲煎粉、沉香汁、新衣服等站在門口服侍。
據說有個王大將軍,脫了身上衣服進廁所,如廁完畢後,穿著婢女們準備好的新衣服出來,神情中滿是驕傲,因此古人也把上廁所稱為“更衣”。
《左傳》中也有記載,公元581年,晉景公姬獳在品嚐新麥後覺得肚子脹痛,便去上廁所,卻不慎跌入糞坑而死,姬獳可算是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死於廁所中的君主了,雖然其情可哀,卻也暴露出當時宮廷廁所的簡陋,如廁實在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馬上得天下”的漢高祖劉邦,更是流氣十足,有次他在群臣面前內急,然而為了節省時間開會,可能也是為了避免掉進廁所中,竟然讓一個文官把帽子遞給他,他背過身去,將帽子倒過來,就用文臣的帽子解手。
他的後代漢武帝劉徹有乃祖遺風,居然在上廁所時接見高階官員,《漢書·汲黯傳》中寫道:“大將軍(衛)青侍中,上踞廁視之”,他在上廁所時接見大將軍衛青。
雖然旁人或有羨慕漢武帝對他的信任和親近,衛青內心估計是拒絕的。
或許是受到漢高祖的啟發,後世的皇帝多用便壺來解決問題,而不親自上廁所了。《西京雜記》就有寫道,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帝隨時使用,這種“虎子”也就是後人所成的便器和便壺。
“虎子”的稱呼起源於西漢的“飛將軍”李廣,相傳李廣射死臥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便器,把小便解在裡面,以示對猛虎的蔑視,後來到了唐朝皇帝上位時,因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虎子”這一稱呼改為“獸子”或“馬子”,後來演變成如今的“馬桶”、“尿盆”等俗稱。
有關如廁用品,在唐宋以前,人們主要使用一種叫做“廁籌”的木片或竹片,當然宮廷或富豪之家也有用金屬片或絲綢等貴重物品。紙張雖然在東漢時就已被髮明,然而古人“敬惜字紙”,紙張作為珍貴的書寫工具,並不被用於如廁時使用,甚至有明文規定禁止用有字的紙張擦屁股。
《南唐書·浮屠傳》中記載,南唐後主李煜親自動手削竹片以供僧徒如廁時使用,並用臉頰檢驗竹片的光滑度和質量,可算是禮佛的帝王中虔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