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椰子殼61202485
-
2 # 豬也帥
膠片可以患者儲存,隨時觀看。數字化因為沒有資料介面標準目前只能本院觀看,而且,需要高解析度的專用螢幕,價格昂貴。醫生工作站的普通顯示器只能看個大概。所以現階段還是膠片和數字共存階段。
-
3 # 七十八朵白雲
膠片是一種費用低且效果好的呈現方式,電腦顯示器要達到同樣的效果一個顯示器七八萬到十幾萬,每個科室能配幾個?所以通行的做法是顯示器看個粗略,需要細看的再用膠片。
-
4 # 使用者7585162820051
現在的膠片,有銀鹽的,也有不含銀鹽的,有熱敏的,也有鐳射的,都是乾式膠片,幾乎都是進口的,屬高科技產品,解析度很高。
-
5 # 昭聞天下兔two
什麼醫院心黑啊,收費呀,狗屁,拿個照片資料搞回去你自己在哪看?就你那破顯示器能看個什麼出來?
另外只要是數碼形式的,都是可以篡改的,而照片是真實的證據,就好像某地錄音帶可以作為證據,而數碼錄音不行。
在塵肺體檢的時候,以前都還規定必須要用普通片而不能用可電腦調控圖片質量的DR平臺,動動自己的腦子想想。
-
6 # freesky志偉
醫院的圖片基本上都是數字的,可以在電腦上瀏覽!說欠缺的只不過是不能在網際網路上任意瀏覽!這個除了醫院的能力以外,還和裝置輸出的特有格式有關,費用很高!!這個問題不僅僅出現在影像科室,也存在於檢驗等其他科室!希望國家能出臺相關的法律檔案,或者標準,推動醫院檢查,檢驗資料上網
-
7 # 一絲山風
我自帶隨身碟可以去醫院資訊科下載自己的CT片,已多次,資訊科人也不清楚為何現在還有膠片,即使轉院就診也要隨身碟不要膠片
-
8 # ksswang
其實原因很簡單,數碼影像灰階量化不夠。目前最高的灰階量化也就是10bit,也就是1024種不同深度。看個電影、拍個大片目前足夠了,但醫學影像不夠,不只是不夠,量化灰階比膠片差的遠呢。目前用於專業醫學影像的監視器,前面有人提過的藝卓等,都是天價,價格無法想象。原來能淘到n手的藝卓專業“球面”陰極射線管監視器價格也遠高於同期消費級中最好的索尼龍管顯示器。
當然了,現在一般等級的醫學影像也是可以全數字化的,醫生一般判讀夠用了,當有不清楚或拿不準的時候才會調原片。這也是犧牲一定的精確度換來更高的便利程度。
-
9 # 艾辛諾斯800
跟是不是給膠片無關,不給你膠片價錢還是一樣,一個月前看牙,拍了牙片,醫生直接在電腦上就看了,也沒給我膠片影像,這項費用85元
-
10 # 趙月輝ZY
為了避免誤診,膠片電腦對比著看,如同在電腦上寫完,打印出來挑挑錯別字
-
11 # panpaw
醫生電腦上面可以直接看的,打印出來的應該是留給患者備用的。
-
12 # 切問近思61177173
當然不是,數字X光攝影早普及了。不過,數字的比膠片式的貴。
-
13 # 大地見聞
因為有患者買單,價格高昂不是問題。再者,醫院透視早就數碼化了,膠片是打印出來的好不?
-
14 # 素食的貓
現在膠片是使用者儲存的資料。
-
15 # 九思94321
就怕你不願意要,其實醫院完全可以把片子的資料複製。
-
16 # 行走中的令狐
自助列印類似菲林個東西,不便宜。為何一定要實質媒質,跟利益有關吧!
-
17 # 黃剛玉
醫生根本不看片子!但片子不是白給患者的!
-
18 # 心上的山水950
沖洗出來的膠片層數清晰度趕電子檔差太多,一般醫生都看電子檔的
-
19 # 仲小蕾的大胖胖
片子是給你的,不是給醫生的,你去別的醫院或者下次複查做對比用的
回覆列表
醫院早就用上PACS系統了,醫生電腦可以直接呼叫系統裡的影像圖片只有病人需要把影象拿回家的時候才會去膠片印表機那裡列印帶回,畢竟以後還需要複診或者轉診,數字化的資料醫院是無法複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