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王健林之前和馬雲打過一個賭,到底是電子商務好,還是實體經濟好?你覺得呢?
5
回覆列表
  • 1 # 盧媛媛Cirche

    有時候就像趴在窗戶上的蒼蠅,外面的風景很好,美食很多,但就是飛不過去。 這用來形容很多淘寶人,再恰當不過。大家看到的都是光鮮成功的案例,耳畔聽聞的都是191億的“雙11”,好像淘寶是當初美國加利福尼亞的金礦,只要趕過去,就能撈一筆似的。 上次坐計程車,和司機海侃,聽說我是做電子商務的,他無不豔羨地說:你們很賺錢啊!又沒什麼成本,我都想做淘寶了。我以前開個飯店,就因為成本高,結果關店了…… 看來,公眾對電子商務的誤解已經病入膏肓了。 我感覺,公眾對“優勢”這個最簡單的中文詞彙,都沒有深諳其意。大家都認為,做淘寶,成本低是優勢,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擁有這個優勢的時候,就不叫優勢了,最終就會演變成惡性競爭。 反過來說,即使拿網路和實體相比,真的有成本低之說嗎? 我只能說:實體的任何一項成本,網路都有;甚至,網路有的,實體不見得有。 不信咱們推敲下。 實體說:實體開店要裝潢、裝修、道具啊什麼的,網店是零成本。 其實,搭建一個網店,零成本是可以的:隨意複製幾張圖,一個晚上全部搞定,自己的工資自己吞掉。但是這種情況,必須做好365天沒生意的打算,等於沒開。 事實上,要搭建一個靠譜的網店,至少需要10萬~20萬元的投資!

  • 2 # 李澤釐

    實體經濟是一個相對於虛擬經濟的概念,不是僅僅包含製造業,而是涵蓋著一二三產業,物質和精神產品(或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都是實體經濟。電商從事著物質和精神產品的流通活動,實際上是生產性服務業,是在為實體經濟服務,顯然不是虛擬經濟,而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也表示,網路經濟特別是網購,屬於實體經濟的範疇,“因為買東西買的是實物,它是一個新的流通方式,把消費者和生產者更好地連線起來。”

    在新舊動能轉換中,請記住電商也是實體經濟,而這必將輻射到傳統實體經濟身上。電商不是傳統實體經濟的敵人,事實上帶動了實體工廠的發展。2016年阿里巴巴的網上銷售額3.7萬億,這3.7萬億實際上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電商甚至也不是實體商業的敵人,只是競爭對手。電商確實搶了實體商業的陣地,但傳統商業面臨的問題,主要還在自身不硬。在美國,傳統零售才是主流。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傳統零售形成了服務體系,做到極致。反過來講,我們的實體商業在過去發展中,渠道創新和增值服務做得遠遠不足。

  • 3 # 雙驅020

    只能說實體零售和電子商務的優缺點,實體經濟涉及範圍太廣,電子商務也是為實體經濟服務。只不過銷售渠道和方式發生了改變。

    實體零售還是散兵遊勇式的賺錢方式,相對於電子商務的創新創造性,就像大刀長矛對抗洋槍洋炮,孰優孰劣非常明顯,差的不是一點,缺的是網際網路思維及創新意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貨拉拉里程數收費明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