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正2258318274
-
2 # 送你一朵語文花
要想閱讀與眾不同的回答,敬請關注“下水詩文”。
我是第一次讀到張培祥,也是第一次讀到《賣米》。
讀到家了張培祥(飛花),我彷彿看到了一瓣鮮花在無限的時空裡飄落……心中暗暗地生長出一陣陣惆悵。多好孩子啊!老天怎麼就不睜開眼啊?讀到《賣米》,我感動了。我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時光:那時候我時不時跟著父親去集市上賣糧、賣樹木,一走就是幾十裡,而那些商販百般挑剔,肆意壓價……貧苦農民的艱辛我早已品嚐。《賣米》為什麼能感動人呢?因為她賣的是那個時代及其以前的中國農民的辛酸、坎坷和無奈。
賣的是貧苦農民的救命錢。
賣的是對珍珠一樣滾落的汗水的珍視。
賣的是一家人的生計。
賣的是樸實善良的農民的一顆顆良心。
賣的是對生活好那麼一點點的期盼。
賣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婦女的責任擔當和那份對生活的堅守。
賣的是農村一個女孩子對父母的理解、乖巧、明理和勇氣。
賣的是作者小小年紀對人情世故的洞明。
賣的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賣的是米販子的刁鑽奸詐、唯利是圖。
賣的是對生活的深刻理解,質樸無華的語言,情節曲折的寫作技法。
1997畢業的張培祥是和我(我安徽人)同一年參加的高考,我在班級每前進一個名次都是那麼艱難,她卻能輕鬆被北大錄取。除了天資聰慧,我們不應忘記她的勤奮與堅持!
第一次讀到《賣米》,就被深深震撼到了,全文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可以觸動人的靈魂。當年自己的家庭也是這樣的困頓,高中第一學期340元的學雜費還是我親自到兩個姐姐家各借了100元才湊夠的。高一高二那兩年我每週生活費是20元,高三時漲到25元。週日下午去學校時書包裡裝的都是饅頭,週三晚上別的同學都在晚自習時,我卻騎著破舊的腳踏車穿越隴海鐵路,回到十幾公里外的家中,第二天天還未亮,母親已經將熱氣騰騰的饅頭塞滿了書包,叮囑我路上慢點,接過母親遞給的皺巴巴的生活費時,經常會淚眼婆娑,那可是母親一點一滴的血汗錢!《賣米》講述的彷彿就是當年母親和我的故事,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每一個人都生活的如此艱難,唯有堅忍與勤奮才能幫我們挺過那段歲月。張培祥的《賣米》和格隆2016年發表的《盛世中的螻蟻》是這幾年真正觸動我靈魂的文章!
奈何天妒英才,張培祥24歲就罹患白血病離世,實在令人唏噓。如果她在天有靈,看到自己的文字能讓那麼多人感動,也當含笑九泉了吧!
願天堂沒有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