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車大師

    目前,每個月最權威的汽車資訊釋出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它會在當月10日前後釋出上一個月的汽車產銷資料。但這些產銷資料是汽車廠家報上來的,生產了多少汽車應該是比較準確的,銷售了多少汽車是廠家賣給經銷商的批發數,這兩個資料就是我們通常聽到的產銷量。但這一銷量並非是真正賣給消費者的終端銷量,因為經銷商背了大量的庫存。

    為解決這個問題,將真正的市場情況呈現出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從2010年起釋出經銷商庫存指數。他們從全國百強經銷商集團中抽取55個品牌1000家4S店,透過調查計算得出庫存係數,從而讓人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市場跳動的脈搏。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機構和單位也下了不少功夫,如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每週都統計廠家的產銷資料,它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月報時效性更強一些;又比如汽車廠家每天都讓經銷商報終端銷量,但經銷商為了更好地“利用”商務政策,經常瞞報、虛報,這裡面水分不少。

  • 2 # 試駕時間

    汽車銷售榜單由工信部根據車企上報的資料整理釋出,相對較為真實,但並不絕對,其中暗藏諸多套路。第一,國內的汽車消費存在嚴重的跟風現象,許多車企非常瞭解並善於利用這一點,透過向經銷商壓庫存去突出銷量資料,實際上經銷商未必能按時消化,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經銷商會虧損的原因之一。

    第二,為了平衡財務報表,部分車企會有意縮減或是提高某個月份的銷售資料,尤其是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資料狀況可能影響車企的生死存亡;因此,時刻傳達正面的資訊有利於向投資者表達信心。第三,一些車企的部分車型採用的是訂單化生產,有時候還存在產能的限制,車輛的交付會有一定的延遲,甚或拖幾個月都有可能,這個月的訂單累計到什麼時候落地,不確定。

    第四,有些新車型可能會採用預售的方式推出,然後根據預期產能分批交付,其中或許會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不排除車企向工信部提供資訊時會有應付的因素。第五,工信部的資訊採集由車企自主上報,本身沒有調查取證的強制性,也沒有法律約束力,車企發揮的自由度相對比較大。

    因此,可以認為榜單公佈的資料不會特別準確,但造假的可能性不大。大體上榜單的內容是可信的。

    與月度銷量相比,全年的綜合銷量的資料會更加貼近現實,它們的銷量、銷售額、毛利率、淨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紅利等,幾乎是沒有辦法弄虛作假的;畢竟,它們要接受更多部門和投資者的監管或問詢。

  • 3 # 小哥哥鵬鵬

    另外2個回答真的在瞎扯淡!

    但是我為什麼又說有水分呢?那是因為他把給各級經銷商的車也算進了銷售裡。這樣子算起來是不是就多了?!應該問每月的汽車銷售榜單裡有多少輛是個體消費者買的!

    求關注不迷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曲江二期雁翔路西北婦幼這一片將來發展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