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過的大仙

    明代馮夢龍的《平妖傳》第十五回寫道:“ 瞿瞎子 當下打掃喉嚨,將氣拍向桌上一拍,唸了四句悟頭詩句,然後說入正傳。”《二刻拍案驚奇》也有:“知州敲著氣拍,故意問道:‘ 江溶 ,怎麼說?’”這裡的氣拍就是驚堂木,從這兩則記載可以看出,古代審案時,驚堂木是比不可少的道具,官員一拍驚堂木,便是示意左右開始審案。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使用驚堂木。《國語·越語》中記載:"驚堂木,長六寸,闊五寸,厚二寸又八。添堂威是也……" 說明了驚堂木是有稜有角,寓意規矩的長方形,有增加官員威嚴的作用。最開始,驚堂木上沒有任何裝飾,只是一方木頭,到了唐太宗時期,開始在上面雕刻動物圖案,武則天時又將驚堂木上的圖案確定為龍形。到了宋代為臥龍,張牙舞爪;元代刻三爪或四爪龍形;明代龍形略有變化,嘴凸頭大,頸粗身肥,刻有五爪,且頭上有角。清康熙年間,又將驚堂木上的龍形加以統一修改,使之嘴縮身瘦,看起來就像一條小蛇。 驚堂木的選料極為講究,以結實耐用為本,多為質地堅硬,紋理細膩的高檔紅木,如檀木、酸枝、黃花梨、雞翅木、黃楊木等,敲擊桌案時聲音響亮。但北方也有用桑、棗、黑槐木製作驚堂木的。

    除了官府外,說書藝人,教書先生、僧人等都有使用驚堂木的傳統。不過根據使用者的不同,名稱也有所區別,皇帝使用的叫“龍膽”,也稱“震山河”。意思是皇帝一拍四海皆聞。皇后使用的叫“鳳翥”,也稱“鳳霞”;丞相使用的則是“運籌”,亦稱“佐朝綱”,用以顯示身份;將帥使用的是“虎威”,還被稱為“驚虎膽”。縣官使用的才叫“驚堂”或“驚堂木”。而僧人使用的為“振垃”、“戒規”、“醒術”、“驅邪”、“含牌”,用以醒神;道士用的叫做“鎮壇木”,兼有法器的作用;教書先生使用的稱為“醒誤”亦稱“呼尺”,用以維持課堂紀律;當鋪所用的稱作“喚作”;藥鋪、醫生使用的稱作“慎沉”、“審慎”;客棧櫃房所用的叫做“鎮靜”;說書藝人所用的除了“醒木”外,還稱其為“過板石”、“拎兒”,或叫“止語”,開講前一拍意在告訴聽眾注意,說書馬上開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山夜雨電影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