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希望繁華似景之一
-
2 # 極客程式視界
後來就有個本地的培訓機構的聯絡人找到我說,他們的培訓機構準備要到大學去宣講招生,但是有一塊嵌入式技術的沒有合適的人選去講,問我能不能有償付費幫他們撐個門面。有銀子我當然樂意了啊,於是專門背了教案PPT,過程就不多說了,反正最後結果當然是大家皆大歡喜的。後面又有幾次的合作。
後來還了解到,他們其實經常這樣搞,不論是到處去招生宣講,還是上課的老師,很多都是請的槍手,尤其是剛開始辦培訓機構的個人,要知道創業初期全職招幾個人還是有點負擔,如果沒有外部資金的話。
所以,個人認為這是可以的,很多人前期就是這樣搞的。
-
3 # 教培行業於盼
目前有,但是對於機構發展來說並不看好
如果你的機構教學外包?你的機構還有什麼呢?
教育機構賣的是什麼教育機構表賣的是教學產品、是課程。同時,教育機構賣的也是老師的時間。老師利用非上課時間進行大量的做題與教研,整理出一套適合某類學生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然後透過上課時間進行集中展示。(老師的空餘時間就是你機構的庫存)
如果教學外包意味著什麼如果把教學外包,機構不就變成了代理商?
目前培訓市場本身就同質化嚴重,很多完全兼職教師上課的機構,遇到的最嚴重問題就是一沒有自己的產品二沒有自己的老師,因為老師們也可能在隔壁上課,所以招生只能靠比隔壁便宜。
我曾經開玩笑舉過一個例子,孩子在某機構上課沒有效果,然後退費到隔壁機構上課,發現老師還是原來的老師……大家想想是什麼感覺的。
其實將教學外包,跟使用兼職老師的感覺一樣的。
目前的外包形式我就認識幾個專門做教學外包的團體,他們負責招聘和培訓老師,負責統一教研,然後把產品和老師輸送到其他機構去上課,自己賺取中間的差價。實話實說,他們做產品和教師培訓的能力比你很多中小機構都強很多。同時這種模式給人的感覺是有點社會發展進步的感覺:專人做專事。
但實際上,對機構未來發展來講沒有任何好處,因為機構存在主要靠教學、靠口碑,這種模式下所創造的口碑其實都是那個外包機構的口碑(雖然是打折扣你的牌子),與其說像是你外包了教學,不如說是人家外包了招生。
所以,我認為在這種模式下,機構已經成為代理商,註定不可能繼續發展了。
回覆列表
不可行,如果教學都外包了,那還是培訓機構嗎?那是一個招生代理而已,主要做好營銷管控就行,所以還是要看看自己到底未來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