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爾兄弟成長記
-
2 # DRG線上
我的回答就不上升到社會體制,政府作為,就簡單說說人與人之間微妙的關係。
舉個日常例子:大家在家平時會不會有這樣的對話
母:少抽點菸,對身體不好,致癌。
兒:我知道的,別人都吸菸也沒怎麼樣,我就抽一根。
母:一根一根又一根,少抽點
兒:知道,知道。
所以,當下的醫患矛盾,在我看來,有一部分原因來源於溝通不順暢。醫生一句用苦良心的醫學建議,由於沒有使用符合雙方預期的表達方式,讓生病的人本就略顯玻璃的心再次受到碾壓,可以想象那種處於谷底的情緒加上自尊心作祟,而爆發出的莫名反抗,換來好心當成驢肝肺的結果——醫生沒有成就感、病人就診體驗差、醫保掏錢買了個誰誰都不開心。
老實說,醫生和患者畢竟是兩個原本各不相識的人因為某個困難走在一起,在共同解決問題的途中,相互磨合是不可迴避的。允許有三觀不合的情況發生,可以換醫生、換病人重新建立新的關係,沒必要見風就是雨,立馬判出個誰對誰錯。以循證醫學為基石,增加單次與患者的接觸時間,醫生認真傾聽,有效表達,及時徵詢患者的滿意度,患者配合、信賴醫生,建立長期關係,總歸日久見人心嘛。
-
3 # 黛石初陽
不知道國外怎樣 ,國內這幾年是愈來愈烈。
大部分醫生還是醫者仁心的,少部分不把患者當人對待,這是其一。
其二單醫院自負盈虧之日始,患者與醫院就不再和諧,醫院總有窺視著患者口袋的嫌疑,這個裂縫越來越大。
其三患者對就醫知曉度太低,導致原本不會有的不信任增加。
其四,患者看病演變成了消費和交易。既然是交易,那麼給錢就要看好,看不好就鬧,鬧一鬧還可以得到點好處。
原因有很多,醫患關係非一日形成的,要改變也不可一蹴而就。
說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吧。
首先救死扶傷,我很尊敬醫生。
我好多朋友都是醫生,他們時常說起自己的工作,雖然不是業內人士但我能感受到他們很辛苦,工作壓力也很大。
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之前我以為醫生都是收穫高等教育的,醫患矛盾是家屬沒有素質,我的親身經歷,打臉我的無知。
前幾天我的寶寶發燒住院了,退了燒不一會兒又燒起來了,孩子爸爸去告訴護士,護士說:告訴我幹什麼?不用告訴我自己回去吃退燒藥行了。
中午十二點,寶寶頭很燙,39.6℃但是手腳涼,去問問醫生應該怎麼辦?保暖還是物理降溫?護士說不知道,等2:30醫生上班問問醫生吧。此時的我們……
住院第二天,醫生讓化驗血,扎一針抽了一點血,孩子哭鬧的厲害,針扎偏了,然後重新紮。這會兒,我和孩子爸爸還有其他護士,一起來按住寶寶不讓他動。
第二針扎進去攪和半天沒找到血管,孩子拼命的哭,我的眼淚也止不住了。我說停了吧,不驗了,護士沒聽我的,繼續攪和,後來實在找不著血管了,停了。護士要繼續扎,孩子哭的幾乎崩潰了,我和孩子爸爸沒同意。
第三針。寶寶好不容易平靜,護士又要來抽血,為了孩子,也不想難為護士,雖然心疼寶寶我們還是答應了。第三針,把孩子按在床上,胳膊,腿都有人把著,孩子哭的仍然很厲害。第三針進去,繼續攪和……半天仍然不見血。後來我實在忍不住了,讓他們停下了。
這次住院,對護士的態度和工作經驗說實在話,不滿意,心裡也確實不舒服。
通過這次住院,我認為醫患矛盾應該是普遍存在,且將長期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