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比例 .比例是一個等式.
2、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 項 .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 外項 ,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 內項 .
3、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裡,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附加: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4、如果a×b=1×2,那麼a:1與2:b能組成比例.
附加: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也可以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把這兩個比都化成最簡比,如果所化成的最簡比相同,那麼這兩個比就能組成比例,否則不能.
5、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 解比例 .
6、解比例的方法: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先把比例轉化成外項乘積與內項乘積相等的形式(即方程),再透過解方程來求出未知項的值.
7、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 成正比例的量 ,它們的關係叫做 正比例關係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係可以用式子表示為 y :x=k(一定).
8、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先找變數(找相關聯的量);再看定量(兩種量的商是否一定);如果是一定的就成正比例關係,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關係.
9、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 成反比例的量 ,它們的關係叫做反比例關係.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乘積(一定),反比例關係可以用式子表示為x×y=k(一定).
10、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 比例尺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 或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附加:比例尺是一個比,它表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倍比關係,因此不能帶有計量單位.
11、比例尺分數值比例尺(如1 :100000)和線段比例尺(如:0_______50km,它表示圖上1cm的距離相當於實際的50km).
12、已知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求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
13、已知比例尺和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公式: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14、已知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公式: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以上是有關比例的概念和公式,已經總結得差不多了.
按比例分配是一種應用題,常用解題公式:要分配的總量×
1、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比例 .比例是一個等式.
2、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 項 .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 外項 ,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 內項 .
3、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裡,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附加: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4、如果a×b=1×2,那麼a:1與2:b能組成比例.
附加: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也可以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把這兩個比都化成最簡比,如果所化成的最簡比相同,那麼這兩個比就能組成比例,否則不能.
5、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 解比例 .
6、解比例的方法: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先把比例轉化成外項乘積與內項乘積相等的形式(即方程),再透過解方程來求出未知項的值.
7、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 成正比例的量 ,它們的關係叫做 正比例關係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係可以用式子表示為 y :x=k(一定).
8、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先找變數(找相關聯的量);再看定量(兩種量的商是否一定);如果是一定的就成正比例關係,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關係.
9、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 成反比例的量 ,它們的關係叫做反比例關係.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乘積(一定),反比例關係可以用式子表示為x×y=k(一定).
10、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 比例尺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 或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附加:比例尺是一個比,它表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倍比關係,因此不能帶有計量單位.
11、比例尺分數值比例尺(如1 :100000)和線段比例尺(如:0_______50km,它表示圖上1cm的距離相當於實際的50km).
12、已知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求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
13、已知比例尺和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公式: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14、已知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公式: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以上是有關比例的概念和公式,已經總結得差不多了.
按比例分配是一種應用題,常用解題公式:要分配的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