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烏龜從外形分公母,背甲長123- 257毫米,寬110-192毫米,頭較大,寬30.5-61.5毫米,約為背甲寬的1/4-1/3,個別達1/2。吻呈圓錐狀,略突出於上緣,吻端向內下側斜切;上顎喙緣平直,無細齒;眼大,眶圓,眶間距較狹窄。背甲長橢圓形而平扁,後側緣較前側緣略寬;有一明顯脊稜,無側稜;頸盾1枚,鐘形,小;椎盾5枚,偶有6枚者,第一枚五邊形,第二至第四枚為六邊形,寬大於長;肋盾4對,緣盾12對,偶有11或13對,體前、後端緣盾略向上翻翹;臀盾1對,呈矩形。甲橋寬厚而明顯,具腋盾和胯盾。腹甲平坦,稍短於背甲,前緣平直,後緣凹缺深,呈“^”形或月牙形;腹盾縫>股盾縫><胸盾縫>肛盾縫>喉盾縫>肱盾縫。四肢略平扁,前肢具若干排矩形的角質大鱗,後肢在脛蠊骨後部被小鱗;趾間全蹼。尾圓錐形,雌龜尾長約為背甲長的1/4-1/3,雄龜及幼龜尾長約為背甲長的1/2。
黑頸烏龜怎麼分公母 黑頸烏龜如何分公母
頭顱骨有一骨質顴弓;方軛骨與眶後骨、軛骨切接;頂骨前緣呈“M”形,後方的延伸部不達上枕骨之末端;鱗骨後端銳角狀;上枕骨後端平直。上顎咀嚼面寬闊,無中央嵴。骨質內鼻孔位於眼眶後半部的同一平面上。下顎左右齒骨的交角大於或等於90度;冠狀骨高,與下顎長之比為1:2.2。椎板9枚,呈六邊形,其短邊位於前面;肋板8-9對;緣板11-12對。腹甲與背甲以骨縫連線;腹板具發達的腋柱和胯柱,向上伸展至肋板外緣;肱胸盾縫於內腹板後部1/4-1/3處橫切。
背甲一般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些個體每一盾片的中央部色較淺淡。腹甲棕黃色,綴有不規則的棕褐色斑紋。甲橋棕褐色、黑褐色或棕灰色,與腹甲顏色明顯不同。雌性個體的頭、四肢、尾及身體柔軟部分均為黑色或黑灰色;頭腹面色淺,有不規則的黃色斑紋,下顎後緣的斑紋有時呈弧形,咽喉部常有2條黃色的短縱紋,頭側有深色鑲邊的暗黃色條紋,分別由鼓膜上下後伸至頸部;肱、股腹面與身體相連處黃色,尾基腹面亦具黃色的縱紋,四肢前緣的大鱗黑色。雄性個體頭、背慄棕色或棕褐色;上下喙、頸側和頭、頸、肱、股的腹面以及與身體相連處柔軟部均為鮮桔紅色;四肢的兩側和前緣大鱗、蹼的腹面亦為紅色或稍抹紅;緣盾腹面棕褐色和桔紅色交錯成斑,其上覆有絳紅色汙斑;頭側有黑色邊緣的淡紅色縱紋,從眼後沿鼓膜上下分別向後延伸;尾背黑色,有3條暗紅色縱紋,尾基腹面鮮紅色,自洩殖腔開口至尾基有一條紅色縱紋。
黑頸烏龜從外形分公母,背甲長123- 257毫米,寬110-192毫米,頭較大,寬30.5-61.5毫米,約為背甲寬的1/4-1/3,個別達1/2。吻呈圓錐狀,略突出於上緣,吻端向內下側斜切;上顎喙緣平直,無細齒;眼大,眶圓,眶間距較狹窄。背甲長橢圓形而平扁,後側緣較前側緣略寬;有一明顯脊稜,無側稜;頸盾1枚,鐘形,小;椎盾5枚,偶有6枚者,第一枚五邊形,第二至第四枚為六邊形,寬大於長;肋盾4對,緣盾12對,偶有11或13對,體前、後端緣盾略向上翻翹;臀盾1對,呈矩形。甲橋寬厚而明顯,具腋盾和胯盾。腹甲平坦,稍短於背甲,前緣平直,後緣凹缺深,呈“^”形或月牙形;腹盾縫>股盾縫><胸盾縫>肛盾縫>喉盾縫>肱盾縫。四肢略平扁,前肢具若干排矩形的角質大鱗,後肢在脛蠊骨後部被小鱗;趾間全蹼。尾圓錐形,雌龜尾長約為背甲長的1/4-1/3,雄龜及幼龜尾長約為背甲長的1/2。
黑頸烏龜怎麼分公母 黑頸烏龜如何分公母
頭顱骨有一骨質顴弓;方軛骨與眶後骨、軛骨切接;頂骨前緣呈“M”形,後方的延伸部不達上枕骨之末端;鱗骨後端銳角狀;上枕骨後端平直。上顎咀嚼面寬闊,無中央嵴。骨質內鼻孔位於眼眶後半部的同一平面上。下顎左右齒骨的交角大於或等於90度;冠狀骨高,與下顎長之比為1:2.2。椎板9枚,呈六邊形,其短邊位於前面;肋板8-9對;緣板11-12對。腹甲與背甲以骨縫連線;腹板具發達的腋柱和胯柱,向上伸展至肋板外緣;肱胸盾縫於內腹板後部1/4-1/3處橫切。
背甲一般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些個體每一盾片的中央部色較淺淡。腹甲棕黃色,綴有不規則的棕褐色斑紋。甲橋棕褐色、黑褐色或棕灰色,與腹甲顏色明顯不同。雌性個體的頭、四肢、尾及身體柔軟部分均為黑色或黑灰色;頭腹面色淺,有不規則的黃色斑紋,下顎後緣的斑紋有時呈弧形,咽喉部常有2條黃色的短縱紋,頭側有深色鑲邊的暗黃色條紋,分別由鼓膜上下後伸至頸部;肱、股腹面與身體相連處黃色,尾基腹面亦具黃色的縱紋,四肢前緣的大鱗黑色。雄性個體頭、背慄棕色或棕褐色;上下喙、頸側和頭、頸、肱、股的腹面以及與身體相連處柔軟部均為鮮桔紅色;四肢的兩側和前緣大鱗、蹼的腹面亦為紅色或稍抹紅;緣盾腹面棕褐色和桔紅色交錯成斑,其上覆有絳紅色汙斑;頭側有黑色邊緣的淡紅色縱紋,從眼後沿鼓膜上下分別向後延伸;尾背黑色,有3條暗紅色縱紋,尾基腹面鮮紅色,自洩殖腔開口至尾基有一條紅色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