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誠心開始
-
2 # 楊花榆莢
1.站在歷史的高度,把思哲文化傳承發揚光大。
2.關注當下,結合實際主動創新,把人文文化做到實處,用多種方法普及心理學知識。
3.根據國情,關注群體疏導,如教師,科技人員,醫護等壓力大會造成負影響強,波及面廣,重點到位。
4.全體免疫,時下因應激反應,焦慮普遍性。
1.站在歷史的高度,把思哲文化傳承發揚光大。
2.關注當下,結合實際主動創新,把人文文化做到實處,用多種方法普及心理學知識。
3.根據國情,關注群體疏導,如教師,科技人員,醫護等壓力大會造成負影響強,波及面廣,重點到位。
4.全體免疫,時下因應激反應,焦慮普遍性。
社會心理學可以給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提供理論支撐,促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但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對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來說沒什麼用。
心理學不能促進心理健康,也很難說能解決心理問題。
心理學一直在努力的科學化,科學是瞭解物質層面最好的方法,但應對心理層面卻是不恰當的……
我們絕大多數人還沒有認清心理問題的特殊性。首先心理問題是變化的,一個人有抑鬱情緒,隨著他對這個情緒的覺知可能體會到內心深處壓抑、隱藏的深處的情緒,當內心深處被體會到,他的抑鬱情緒可能會轉化成創造力,力量感……但如果我們把它定義為抑鬱症,那這種不間斷的覺察和轉換就中斷了。所以,很多心理疾病都是定義出來的。
其次,在心理層面不論是認同還是否定都是在強化。我讓你腦子裡不要想一隻黑色的熊,千萬不要想一隻黑色的熊!會怎樣?反倒不由自主的想,對嗎?(只有你不迴避了,面對了,接納了這個想法,它成了無所謂的東西,不逼自己忘記,它自然而然會從你的記憶裡消退……)我們越強調心理健康,越是在強化心理不健康是個嚴重的問題,那心理不健康就會越來越成為一個嚴重問題。在心理層面,追求改變是對問題的逃避,這與我們的現實層面、思維層面是不同的,需要體會。但科學要講分門別類,要條理清晰、要有邏輯性…認同就是認同,否定就是否定,不能“糾纏不清”。
最後,人的心理問題到底是怎麼療愈的,絕大多數心理學家都沒搞清楚。“自我”的問題是在“自我”之外解決的,如果看到自我的問題,只是在修復自我,那只是在延伸不完善的自我而已……但是目前的心理學都還只是在研究怎樣“修復自我”。你看,在解放初沒有心理學,人們都在為國家為民族,都是比較“無我”的,基本沒有什麼心理問題。另外,任何國家都沒有透過發展心理學解決了本華人民的心理問題。(其實心理學根本就是沒有用的)
一個心理諮詢師療愈諮客的關鍵是他帶給諮客的感受,在於他的修養、品德、共情能力、真實感……他的這種狀態會助諮客覺察和突破自己的侷限。我們換一個簡單的詞,就是在於諮詢師的素質,一個人的學歷可以評判,能力也能考察,他的素質怎麼鑑定呢?去看他有沒有亂丟垃圾?去看他有沒有說髒話?顯然是沒法鑑定的,只能感受到,但“感受”這東西又沒法推廣,優秀或合格的心理工作者我們都沒法認定,建設起來的心理服務體系又能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