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底藏花倦拋書

    不見諸侯——《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公孫丑問曰:“不見諸侯何義?”

    孟子曰:“古者不為臣不見。段幹木(1)逾垣而闢(2)之,洩柳(3)閉門而不內(4),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見矣。陽貨欲見孔子(5)而惡無禮。大夫有賜於士,不得受於其家,則往拜其門。陽貨瞰(6)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當是時,陽貨先,豈得不見?曾子曰:‘脅肩(7)諂笑,病於夏畦(8)。’子路曰:‘未同而言,觀其色赧赧然(9),非由(10)之所知也。’由是觀之,則君子之所養,可知已矣。”

    譯文:公孫丑問道:“不主動拜見諸侯,有什麼道理呢?”

    孟子說:“古時候不願做諸侯的臣子,就不去拜見。段幹木翻牆躲避魏文侯,洩柳關門不接待魯穆公,這麼做都太過分了。如果諸侯執意要見,還是可以去見的。陽貨希望孔子來拜見他,但又怕別人說他失禮。(當時禮節規定,)大夫給士贈送禮物,士未能在家接受,就應到大夫家登門拜謝。陽貨探聽到孔子不在家時,給孔子送去一隻蒸熟的小豬;孔子也探聽到陽貨不在家時,去登門拜謝。當時,要是陽貨先來拜訪,孔子哪能不去拜見他呢?曾子說:‘聳起肩膀,裝出討好的笑臉,真比夏天在地裡幹活還難受。’子路說:‘志向不同而要去交談,看他臉色羞愧的樣子,不是我所能理解的。’由此看來,君子平日如何修養自己,(從他與權貴的交往中)就可以知道了。”

    注 釋

    (1)段幹木:晉華人,清高而不屑為官。魏文侯去拜訪他,他卻翻牆逃走不見。

    (2)闢:同“避”。

    (3)洩柳:魯繆公時的賢者。

    (4)內:同“納”。

    (5)陽貨欲見孔子:事見《論語·陽貨》。見:這裡作使動用法,意為陽貨想讓孔子來拜見他。

    (6)瞰(kàn):窺視。

    (7)脅肩:聳起肩頭,故作恭敬的樣子。

    (8)畦(qí):本指田畦,五十畝為畦。這裡用作動詞,指在田地裡勞動。

    (9)赧赧然:慚愧臉紅貌。

    (10)由:仲由,子路的名。

    本期解讀

    本章論“不見諸侯”。孟子認為士人如果不願出仕就不必去拜見,這是為了保持士人的人格尊嚴和獨立。但如果諸侯、大夫先來拜訪,出於禮貌,是應該相見的。像段幹木翻牆而逃躲避魏文侯、柳洩關門不接待魯穆公,未免偏激過分。相比較而言,還是孔子的做法得當。本章的最後,孟子又引曾子、子路的話,譏諷了那些一味逢迎權貴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簡述紅壤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