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厚德載物,這四個字出自《易經》。《易經》有各卦原文,還有彖傳,還有象傳,還有繫辭,還有序卦雜卦什麼的。
在易經的坤卦裡面,彖傳上是這麼寫的,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
然後是《象》曰了。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至其道,至堅冰也。
彖傳,是解釋一下八卦原文的。原文才是經,大致說明一下卦中蘊含的深意。象傳,是拐彎了;拐到——人遇到卦中情況時,應該秉承的做法。
也就是說,卦,是高度概括歸納一下某一卦所對應的現象。彖傳,解釋一下其中包含的道理。象傳,告訴人們,遇到這種情況,根據這些道理,該怎麼辦。一層一層的老麻煩了。
我個人的理解,《易經》是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遇到乾卦所對應的情況的時候,就別拿否卦的指導做事了。那不合適!該明夷的時候就別歸藏了,那不合適!
但是《易經》把各種情況分為64種,啥事兒啥情況都能從中找到前人經驗。過去的時候,還有人專門解釋。比如,老子李耳他祖上那夥人。
老子李耳,就是祖傳多少代解釋《易經》的人。估計老子在圖書館裡也沒少弄這個。他的《道德經》不是憑空寫出來的。李耳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創作了這篇驚世之作。
看看《易經》中對水的解讀:
習坎,重險也。
水流而不盈。
行險而不失其信。
維心亨,乃以剛中也。
行有尚,往有功也。
再看看老子的《道德經》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
標準的一脈相承。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維心亨,乃以剛中……
言善信。行險而不失其信。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流而不盈。
處眾人之所惡。習坎,重險也。
這就是純純的致敬啊!換個馬甲,我還認得他啊!
易經中有了厚德載物,對老子的影響絕對很大。但是,老子對易經,有繼承,有擯棄,還有創新。
老子李聃: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做人要像天那樣,但求做事,少問回報。用儒家的話來說,就是,但問耕耘,不問收穫。
這肯定是受厚德載物的影響啦!但是說老子專門解讀厚德載物,那就不好說了。
首先要說,厚德載物,這四個字出自《易經》。《易經》有各卦原文,還有彖傳,還有象傳,還有繫辭,還有序卦雜卦什麼的。
在易經的坤卦裡面,彖傳上是這麼寫的,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
然後是《象》曰了。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至其道,至堅冰也。
……
彖傳,是解釋一下八卦原文的。原文才是經,大致說明一下卦中蘊含的深意。象傳,是拐彎了;拐到——人遇到卦中情況時,應該秉承的做法。
也就是說,卦,是高度概括歸納一下某一卦所對應的現象。彖傳,解釋一下其中包含的道理。象傳,告訴人們,遇到這種情況,根據這些道理,該怎麼辦。一層一層的老麻煩了。
我個人的理解,《易經》是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遇到乾卦所對應的情況的時候,就別拿否卦的指導做事了。那不合適!該明夷的時候就別歸藏了,那不合適!
但是《易經》把各種情況分為64種,啥事兒啥情況都能從中找到前人經驗。過去的時候,還有人專門解釋。比如,老子李耳他祖上那夥人。
老子李耳,就是祖傳多少代解釋《易經》的人。估計老子在圖書館裡也沒少弄這個。他的《道德經》不是憑空寫出來的。李耳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創作了這篇驚世之作。
看看《易經》中對水的解讀:
習坎,重險也。
水流而不盈。
行險而不失其信。
維心亨,乃以剛中也。
行有尚,往有功也。
再看看老子的《道德經》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
標準的一脈相承。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維心亨,乃以剛中……
言善信。行險而不失其信。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流而不盈。
處眾人之所惡。習坎,重險也。
這就是純純的致敬啊!換個馬甲,我還認得他啊!
易經中有了厚德載物,對老子的影響絕對很大。但是,老子對易經,有繼承,有擯棄,還有創新。
老子李聃: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做人要像天那樣,但求做事,少問回報。用儒家的話來說,就是,但問耕耘,不問收穫。
這肯定是受厚德載物的影響啦!但是說老子專門解讀厚德載物,那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