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劍客看球
-
2 # 顏勝武Holmes
稀溶液的依數性,一杯純水是沒有滲透壓的,當加入電解質,配成電解質溶液,就有了滲透壓。依數性其中一條就是冰點下降,在《藥劑學》中有一個冰點下降法,用來調配輸液溶媒的滲透壓,使其與血漿滲透壓等滲,依數性具體在《物理化學》裡面有詳細的介紹。
-
3 # KingDraw
因為氯化鈉溶於雪/水後,形成氯化鈉溶液的冰點在0℃以下,10%的氯化鈉溶液會使凝點降到零下6℃,20%的氯化鈉溶液會使凝點降到大約-16℃,所以冰就無法在0℃時凝固了。這也是融雪劑的原理。
-
4 # 靠譜答案
冬天,人們常往結冰的公路路面上撒鹽,以此除去公路上的積雪,其目的是為了消除道路結冰帶來的安全隱患。人們不禁會問:鹽為什麼會降低冰的凝固點使冰熔化?
我們知道,冰是一種晶體,晶體的熔化或凝固都有一個固定的溫度,叫熔點或凝固點,1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和凝固點為0℃。
在一定溫度下,有某一壓強能使一種物質的氣態與其凝聚態(固態或液態)之間存在動態平衡。此時單位時間內由氣態轉變為凝聚態的分子數與由凝聚態轉變為氣態的分子數相等,這個壓強就是此物質在此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
同一晶體,在同一溫度下,其固體飽和蒸汽壓比其液體飽和蒸氣壓要小。例如:在0℃時,冰的飽和蒸汽壓為610.38Pa,水的飽和蒸汽壓為611.29Pa,
如此一來,自然環境中的冰就不可避免有一小部分昇華成水蒸汽和熔化成少量水覆蓋在冰面上。在冰、水、水蒸汽三者的飽和蒸汽壓達到平衡後,如果外界因素不發生變化,冰的昇華和凝華,冰的熔化和凝固便進入動態平衡。當在冰面上撒鹽時,鹽與冰面上的水接觸發生溶解,於是在冰鹽介面上形成一薄層鹽溶液即鹽水,而鹽在溶解過程會放熱,這就打破了原來各自的平衡,使平衡向著由冰轉變為水的方向進行,冰吸熱熔化成水,水又不斷溶解更多的鹽,冰以熔化為水的方式進入鹽水中,如此就導致了冰的不斷熔化,這就是鹽除冰的熔化原理。
這是一個在環境溫度不變的情況下,鹽使冰逐漸熔化成水的過程,是由於鹽降低了冰的凝固點造成的。
冬天,在室外施工的建築工人在砂漿中加入食鹽或氯化鈣;汽車駕駛員在散熱水箱中加入乙二醇等等,也是利用相同原理來防止砂漿和散熱水箱內的水結成冰的。
回覆列表
溶解在溶劑(如水)中的任何非揮發性溶質(如鹽)都會降低溶劑的蒸氣壓。每當將溶質新增到溶劑中時水的蒸氣壓降低,因為表面上的溶劑顆粒較少以蒸發。
凝固點是液體溶劑和固體溶劑處於平衡的溫度,因此它們的蒸氣壓相等。當將非揮發性溶質新增到揮發性液體溶劑中時,溶液蒸氣壓將低於純溶劑的蒸氣壓。結果,固體將在低於純溶劑的溫度下與溶液達到平衡。
當鹽溶解在水中時,在晶格破壞後,鈉離子和氯離子被溶劑化。這降低了水分子形成冰晶的自由度,從而降低了水的凍結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