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毫光一一國學研修
-
2 # 木燚焱
《弟子規》是孔子寫的嗎???很明顯不是地!
之所以有人認為是孔子寫的,大概是因為孔子是儒家文化思想的先哲,而《弟子規》體現的核心思想正是儒家文化中的孝悌仁愛,所以就聯絡到一起去了。
同學想了解《弟子規》要先弄明白出處啊,再通篇閱讀理解一下然後再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觀點,俗話都說過——沒有了解就沒有發言權。
談談我個人的理解:
《弟子規》從名字中的“弟子”兩字就可以得知這是寫給學生的,“規”是規矩、規範、規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說,《弟子規》是一部指引學生行為作派等一系列規矩的書,它裡面的內容都是對學生在家、外出、接人待物等等,面對具體事件時給出的細緻規定。
它首要提出,作為弟子的要孝、悌、謹、信、仁愛,這些都能做到,有餘力時才再學文(就是文化、知識)。它要求的是知行合一,什麼是知行合一呢?就是我們明白道理了,然後按照道理在行為上具體做到,這樣才是真正明白。如果只是知道道理,卻做不到,那麼並不算明白,只是知道、瞭解而已。
《弟子規》通篇內容規定學生最重要的是對個人的行為舉止的要求,往深裡說,就是學生對自己修身養性的要求、做人的要求。它整體的意思是,如果養不出個人的德行,就算再怎麼學習知識也算不上被認可的有學問的人。因此,它才在最後一段提出,有餘力才學文,而學文時的行為規範又是怎麼樣的,與《論語》學而第一篇中“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相契合。
之所以給學生詳細制定規則,我個人理解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人的品格養成要從娃娃抓起。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這些規則其實適用於任何一個人,即使是成年人,我們本來就是講究禮儀的文化大國。但要記得,這些行為規範是要求我們自己的,自己約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如果放任自己不守規矩,卻專挑旁人的錯誤,那就本末倒置了,出行在外大概也會成為一個被討厭的人啦。
回覆列表
《弟子規》並不是孔子寫的,但它對學生的行為有引導作用,值得我們去珍重它。
雖然《弟子規》是學生的規範,但對各年齡段的人都有引導作用,有很多人開展《弟子規》學習班,要求背下它,我曾被問,《弟子規》背了嗎?我很無語。
當前有一些人盲目追鳳,看什麼大夥說好就去做一陣子,風過了,也沒心氣了。
人的品質和道德進化,不是簡單的記憶,而是身體力行,聖人曰,知道容易,行道難,行道容易,守道難,能行能守,一得永得。
《弟子規》是人行為的規範,只有力行實踐,形成學習者的品行,才有價值,流於表象,對整個社會的文明進化意義不大。
希望每位有意願奉行《弟子規》的有志之士,每日三省吾身,用《弟子規》的規範要求自己,持之以恆,必然能成為道德高尚的幸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