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門二水
-
2 # 方才37
對不起,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節制點怎麼定?如果從小時候開始看書算起,我讀過的書至少有我兩個人這麼高,甚至更高。像三言兩拍之類的文言文小說,我都是初中看的,那時是八十年代初,找不到多少書,只要有字的書我都翻看。那時村子裡有一個老教師,他恰好有聊齋以及三言兩拍之類的書,我就借過來囫圇吞棗地看。不過,印象最深的是《伊豆舞女》,偶爾看到的一本川端康成的小說。這篇小說,我在前後三十年裡,最少看了十幾遍,莫名地喜歡那種乾淨朦朧的感覺。從那以後,我對日本文學都有一種偏愛,到後來,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我都看過,想想,最喜歡的似乎還是《伊豆舞女》。高中看的最多的是武俠小說,當時大陸上武俠小說還不普及,很多武俠書都是香港出版社的,繁體字,幾本書看下來,幾乎所有的繁體字都認識了。不過,我現在保留最老的一本書,是那時買的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似乎是黃經緯翻譯的,一塊多錢,是我83年買的,還有一本梁曉聲的《今夜有暴風雪》,似乎是84年,二塊多。大學時看的更多是世界名著,看了多少?說不清,反正我前面那個女生的借書證基本上就屬於我了,說得上名字的外國名著,看了至少有幾十本吧,那些現代派的作品,我大多也都有涉獵!國內前幾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品,我也大多都看過。詩刊,長城,十月,鐘山,中篇小說選刊等雜誌我經常買!手頭生活費一直緊張,就因為幾乎都用來買書了。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結婚!婚後,因為生活拮据,買的書少多了。等2000年以後,生活條件允許了,又開始買書看書。看的書極雜,什麼都看。網路文學盛行了,又追看網路小說,排行榜上的很多小說都看過。最近除了看網路小說外,最近看了《解憂雜貨店》,正在看《人間失格》,這本看完了,準備看《金閣寺》《潮騷》,跟日本文學又飆上勁了。說實話,這段時間買了很多書,卻束之高閣,感覺有些汗顏!尤其是一些名家的隨筆,都是隨意看一兩篇就放下,想了再拿起來!最喜歡的作家是史鐵生,張承志,還有一些女作家,鐵凝,方方,還有陳染,喜歡陳染文字裡的病態,從最早的《紙片》開始喜歡,遲子建的文字似乎也有一種蒼白感。
-
3 # 赤恩0130
其實,在義務教育階段我是不愛讀書的。課本都比較乾淨,是真正意義上的學渣。但是走上社會之後我卻養成了看書的習慣,開卷有益,我在一段很孤獨的時光中開始享受看書的樂趣,世間百態都在紙張中體現,比電視好看。特別是後來我透過看書做題考上單位以後,我更是認同讀書的重要性的。
我讀完的書沒有具體數。一般一個月一到兩本。通常我認同一個作家之後我會買他其他的作品,所以我很多書籍都是成套的。要說推薦的話,我覺得可以去搜索茅盾文學獎,獲獎的書籍確實都很不錯。言情和玄幻的我不喜歡也不推薦,沒營養,虛度光陰
回覆列表
2月底開學,到目前讀了6本多一點。有浩然的《豔陽天》三卷,蕭紅的《小城三月》,一點張愛玲的文章。另外兩本,一本偵探小說短篇合集,一個科幻小說合集。主要是受了《三體》的影響,優酷有個大神剪輯了個《三體》,十分驚豔了。喜歡的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