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哈樂樂

    兩千多年帝制以來,後宮的爭鬥向來是圍繞皇帝進行的,所以我們先看看這個故事裡面,皇上他老人家心心念念想要的是什麼——皇桑的目標是:把江山交給一個足夠優秀的皇子手裡,並且確保他的權力不受任何宗親/外戚/軍權的掣肘。太看中皇上的看法,皇上喜歡的想要的眼巴巴的送上去,不喜歡的不想要的離的遠遠的,這些表現都是因為她內心愛狠了皇上,在意皇上的一舉一動,所以她剛開始的時候會提攜沈眉莊甄嬛

    而當時的後宮是什麼狀態呢?皇后和華妃兩大陣營對立——皇后身後是太后和隆科多,華妃身後是年羹堯。隆科多和年羹堯正是輔佐胤禛登基最重要的力量,在胤禛執政初期,他也非常需要這兩個人幫他平息戰亂、穩固朝局。於是,重用這兩位重臣的同時,胤禛自然而然地玩起了帝王心術,讓隆科多和年羹堯在前朝彼此牽制,而皇后和華妃在後宮互相制衡。

    為防止下一任太后聯合前朝重臣專權,他既不願讓烏拉那拉氏的孩子當皇儲,也不願讓年氏的孩子當皇儲,所以他每個月只有十五那天才睡在皇后的景仁宮,同時常年讓華妃用著絕育藥歡宜香,導致皇后和華妃始終都沒有子嗣。

  • 2 # 敬亭閒坐

    宜修最大的錯,或許就是不夠愛自己。痴情錯付之後如果能夠及時止損,作為皇后的她完全可以高居鳳座,冷眼旁觀妃嬪的爭鬥,穩坐釣魚臺。可是她心底的執念讓她無法放棄這個已經付出了她所有心力的男人。

    朱宜修是昭成太后朱成璧的侄女。宜修生母本與父親青梅竹馬且訂有婚約。然而隨著琳妃(朱成璧)在後宮的一路高升,最後成為太后,親子成為皇帝,朱父取了朱柔則的母親,陶夫人。之後出於對其母苦苦等待的同情才以妾的名義將她納入府中。而庶出的宜修性情穩重,並因此得了太后青眼,認為她是皇后的合適人選。但因皇帝年幼,宜修又是庶出,不能即刻封為皇后,故入宮後先封為嫻妃,只要生育皇子後便可封為皇后。

    不久之後宜修有孕,嫡母以照顧宜修為名,將女兒柔則送入宮中。為了幫皇帝拉攏軍中勢力,朱家為唯一的嫡女選了子撫遠將軍家的公子,定下婚約。可是柔則進宮之後在太液池一舞驚鴻,牢牢抓住了皇帝的令他不顧承諾與柔則已有婚約在身的事實,鬧著要娶她為後。本該是嫡子的兒子出生就變成了和自己一樣的庶出,自己的皇后之位也成為了嫡姐的囊中之物。

    沒了皇后之位,朱宜修被封為嫻貴妃,受太后之命協理六宮。皇子因胎裡不足不到三歲便去世了,朱宜修在生育時因難產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同時還承受愛人移情別戀的痛苦。心思偏激之下設計逼迫愨妃湯靜言(齊妃)自盡,接皇長子(三阿哥)於膝下撫養。

    姐姐離世之後,宜修終於拿回來幾年前就該屬於她的皇后之位。可是此時,丈夫不是自己的,孩子沒有了,以後也不會再有自己的子嗣,她所剩下的只有扭曲的愛意和執念,以及冷冰冰的皇后之位。

    她是真的愛著皇帝的吧?當年兩人少年情濃之時,或許也有過恩愛甜蜜,可是那溫情太短暫,痛苦和打擊來的太快太重。面對如花般一茬又一茬的後宮女子,她一次次出手。太后曾屢次敲打她,她卻無法接受,更無法走出心魔與偏執。

    愛著皇帝的皇后是無法立身的,尤其她還沒有子嗣。或許她偏執的佔有和濃烈到令人窒息的愛在太后和皇帝眼中,都是不合時宜的。皇帝愛柔則,雖然他不識情滋味時也曾與宜修燕好。可是唯一的摯愛逝去,皇后也只是皇后,不再是他唯一的妻子。後宮中多出來的總歸都是純元的影子。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正妻也稱作嫡妻、繼室,所生子女為“嫡出”,即正宗之意。非正妻的妾室所生的孩子叫庶出,旁支也。嫡為大宗,庶為小宗。妾死後不列入宗族牌位。在宗法嚴苛的家族,庶出也稱庶孽,意味著庶出的孩子天生就是低人一等的。那麼身為庶出的宜修本來有機會改變自己孩子的命運,擺脫庶出的名稱,卻被生生奪走。而自己的兒子病逝的那一晚,所有的太醫都被皇后召走。她抱著孩子冰冷的小小的屍體,想必已經是痛苦可痛。

    她活著的唯一價值就是為朱家保住後位。所以她不折手段的試探皇帝和太后的底線,釋放自己心底的瘋狂。這是一個為愛瘋魔的可憐人。想愛的,得不到迴應,想恨的,卻無法去恨。

    如果沒有姐姐橫刀奪愛,她或許可以和皇帝成為一對相敬如賓的帝后夫妻。畢竟她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夫君是皇帝,與同時入宮的端妃也是相處融洽的。或者她沒有嫁給皇帝,作為將皇后之位留在朱家的籌碼,她也會作為聯姻物件嫁給一個門第相當的世家子。或許對方是走馬逗狗、眠花宿柳的紈絝,性格堅韌的宜修可以做一個完美的主母,沒有感情的牽絆,憑藉心機城府和家族的威勢,培養自己的孩子。或許對方是前程遠大的寒門學子,夫妻由相敬如賓漸漸融洽感情,安穩一生。

    可是她嫁給了不守諾言的天子,他憑藉天子威儀讓天下人忘了他庶出的身份,他有手握權柄強勢的母親,他有任性的資本。他可以喜歡誰就要誰做皇后,之前所有都推倒重來。

    從始至終皇后的位置都很穩固,皇帝也有很多女人,一茬又一茬,三年一度的大選,還有小選,除了秀女,還有宮女,他的女人這樣多,皇后為什麼獨獨不能容下一個甄嬛?

    除了她與自己深恨的姐姐神似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其實後宮中與純元皇后相似的人或者是物有很多。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端妃的琵琶和安陵容的嗓音。而小說中屢次出現與純元皇后神似之人,比如傅如吟(因用五石散爭寵損壞皇帝的身體,被太后賜死),皇后在後期也利用這一點分甄嬛的寵愛。

    作為正妻,她很清楚自己嫁的是天下身份最為尊貴的男子,他已經有了後宮如花朵一般的女子,更不要提他心間住著自己已經逝去的姐姐,後宮進了誰,她都是從容的。但是如果有一個女子,用“一心人”和“夫妻”的名義來爭寵,這將是她不能容忍的。她作為繼後,都沒有得到過皇帝的椒房之寵和龍鳳喜燭。這代表了一個低位妃妾覬覦正妻之位的野心。這些都是正妻才能獲得的東西,她是繼後,雖然身份尊貴,卻未曾得到夫婿的如此待遇。

    她一直都在剋制自己內心的瘋狂,牢牢守住皇后之位,也守住他名義上妻子的位置,守住自己內心最後的奢望。期望他有一天回頭能夠發現身邊陪伴的自己。可是這樣一個神似姐姐的女子用“不爭”的姿態入了宮,卻在言辭之間透露出令她深恨的野心。當年有孕之後明明只要生下兒子,就可以成為心愛男子的正妻,生生被人奪走,逼迫她成為妾侍,被嫡姐牢牢踩在頭上。

    現在又來了一個想要奪走自己位置的人,即便心底有自信她不會成功,可是她就是恨,恨這張臉,恨這個不安分的女人。

    除了對皇帝偏執的愛,以及對正妻之位瘋狂的偏執,她最大的問題出在不夠愛自己吧。

  • 3 # 小C談娛樂

    《甄嬛傳》這部電視劇想必大家都看過,自從播出以來好評不斷,一直都是各大衛視的收視佳作。一部電視劇也捧紅了劇裡面的各位“小主”“娘娘”,除了主演甄嬛以外,皇后這個角色也是受到了觀眾的一致認可。烏拉那拉氏宜修滿門榮耀,究竟輸在了哪裡?

    其實在我看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宜修本身。大家想一下,甄嬛入宮為何承寵多年,其實還是因為自己長相出眾。而宜修呢,本身相貌就不是出挑的那個,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年老色衰”。皇帝還是看中了臉蛋,所以才會有甄嬛後面的故事。其二,心性狹隘,不識大體。表面來看皇后有“母儀天下”的風範,而實際呢?後宮哪位小主娘娘有孕皇后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就因為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留不得。這麼多年來後宮夭折的孩子數不勝數,這說起來還是皇后無能,只戀一時長短不顧大局。烏拉那拉氏不光是皇上的女人,還是大清國的皇后,皇家綿延後嗣是何等重要的事,難道皇帝皇太后會不在乎嗎?顯而易見不會的。正是因為這樣,皇后走下神壇是意料之中的事。

  • 4 # 懷揣理想的有志青年

    宜修的輸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她的一生的失誤,始於她信了皇帝給她的那個“只要你生下皇子,正妻之位就是你的了”的承諾上。

    她相信君無戲言,於是皇帝的每句話她都很容易當真,於是她不管看誰,都覺得旁人是在搶她的位置,就很容易做出過激反應來。

    但是其實按照劇中皇帝的性格設定來說,在皇帝眼裡,從來就沒有什麼別人“一定應得”的東西。

    關於皇帝給宜修的這個“生兒子就能扶正當正妻”的承諾,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開始看了,都是相信的。

    於是就很容易產生一個邏輯鏈條就是:假如純元不出現,那麼生下大阿哥的宜修就穩當正妻了。

    不過越仔細思考,我越覺得這種推理好像不太靠譜。

    說給華妃提位分,讓內務府給華妃送去皇貴妃的服飾,但是皇帝一發現華妃因此大喜,就立刻不高興了。

    對年羹堯說我們是一家子,但是年羹堯也說咱們是一家子時,皇帝覺得他僭越了。

    說要讓果郡王替他處理軍務,果郡王說自己無能不能勝任時皇帝不高興,要他承擔責任,等果郡王答應後,立馬又派人監視他,防止他干政過多。

    還有後期皇帝許諾甄嬛要是聽他話,就讓她兒子做太子,但事後皇帝還是就太子之事試探甄嬛,所謂太子的承諾根本就沒當回事。還好甄嬛應對得當。

    總而言之,劇裡面皇帝的做法一直透著一種神祕的邏輯:

    我高興起來很可能會大賜很多東西給你,但你決不能表現出一絲一毫真的想要的感情。你要是真的想要了,我就會懷疑你是貪圖這些來的,我就會懷疑你有一天會不會為了這些東西背叛我。

    當然,這個性格對於劇裡設定的皇帝來說,是非常合理的。畢竟他經歷過九王奪嫡,兄弟反目,對感情既有渴求,又有強烈的猜疑。

    我相信皇帝對宜修說“你給我生了兒子就做正妻”這番話的那一剎那,必然是真心的。

    正如當年他喜歡年家兄妹時,一喜之下給華妃送去了皇貴妃服飾一樣。

    畢竟當時宜修肚子裡懷的,是他的第一個兒子。他大喜之下,做出承諾非常正常。

    但是事後皇帝若是發現宜修真的非常渴求這個正妻之位的話,恐怕會加倍猜疑,甚至想方設法不讓宜修坐上這個位置。

    畢竟宜修極其聰明,容易讓皇帝感覺有威脅。她雖是庶女,但畢竟背靠世家,又和太后是親戚,勢力太盛,皇帝反而會防著。

    《甄嬛傳》最大的玩家和boss始終是皇帝,若是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誰都很快玩完。

    所以,現在回想起來,皇帝當年給宜修的那個“你生了兒子就能當正妻”的說法,真的有效嗎?

    後來純元出現,真的只是因為純元太美所以皇帝才堅持要求要改立純元為正妻嗎?

    我認為不然。

    本質上導致皇帝這種決策的,還是他的性格。

    皇帝會覺得像純元這類本“無意”於他的人,搶到手後反而更放心,因為他覺得這種人不會“貪圖”自己什麼。

    而像宜修那樣對正妻之位表現出強烈渴望的人,估計反而會被皇帝深深忌憚。

    就算沒有純元,估計到後來皇帝也會找點藉口不立宜修為妻,或者是另立別家姑娘為正妻。甚至主動給宜修打胎(當時皇帝還年輕,不怕沒兒子。)

    反倒是宜修在姐姐出現後,說的那番“姐姐是嫡出,應為正室”的客氣話,沒準才是宜修後來能站穩腳跟,在皇帝心中穩坐後位的原因——皇帝就喜歡這種絲毫不爭的人。

    所以宜修從一開始對皇帝的判斷就是錯的,如果說端妃甄嬛把皇帝看透了七八分,那麼在宜修的心裡,她最多隻把皇帝看透了五分。

    旁人都知道皇帝說話虛虛實實,半真半假。就宜修以為自己的夫君言出必行,動不動就患得患失。

    這樣焉能不敗?

  • 5 # 大歹

    很多人看《甄嬛傳》,看到的是冷冰冰的利益爭鬥,血雨腥風的宮廷大戲。

    但是我發現,這部劇更重要的一個主題,其實是愛於一個人人生的決定作用。

    在愛中長大的孩子,用愛溫暖一生;不被愛的孩子,用一生彌補遺憾。

    這個問題,在劇中通過主角團兩個派系的人生形成了非常明顯的對照。一派,則是命運和人生質量同樣悲慘的皇家派:皇帝、皇后、安陵容;一派,是成功的範本,以甄嬛本人為核心的「嬛嬛派」:甄嬛、玉嬈、流朱浣碧、沈眉莊。

    失敗的對照,皇家派要說的第一人,是「叛變」後加入皇后陣營的甄嬛曾經的好姐妹,安陵容。

    安陵容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無疑是很失敗的,這種失敗在於,安陵容的父母給孩子呈現了一種兩性關係的最壞可能。

    可以說,安陵容的父母雙親都是在用一種動物本能去生活。安陵容的父親安比槐,靠著妻子賣繡品的錢捐了一個小官兒。但是得官之後隨著妻子年老色衰又視力受損,安比槐就厭棄了妻子,轉而納了幾房小妾。安比槐讓幼小的安陵容從此失去了對異性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她意識不到男性對女性除了索取、利用和踐踏之外還有其他的情感模式。

    安陵容的母親也沒有樹立一個堅強的母親形象,她只是一味對丈夫付出和妥協,這導致安陵容的自我價值感很低。其他人任何一個無心的舉動,都可能會被她理解為對自己的蔑視。

    安陵容害甄嬛流產的罪行暴露,皇帝與她獨自對峙,安陵容指責皇帝從未真心地愛過她。固然,皇帝確實不愛她,但是在她流產以後皇帝也難過很久。更何況,得不到男人的愛並不意味著一切就完了,皇帝也不愛敬妃,但是敬妃硬是憑自己的溫柔敦和,贏得了皇帝的尊敬。安陵容的母親給她樹立了一個自我作踐來換取男人片刻溫情的榜樣,安陵容也最終變成了一個自輕自棄的廢子,真的是非常可惜。

    其實安陵容天資很好,她學什麼東西都又快又好,不論是不是自己原本擅長的內容。制香、刺繡、唱歌、冰嬉、跳舞,甚至讀書不多的她還能說出「人恆過,而後改之」,放到現在就是一個像蔡依林一樣令人敬佩的「地才」型人物。安陵容的審美能力也是不錯的,她向皇后投誠時進獻的香包就很得皇后歡心。只可惜她的原生家庭帶給她太多的陰影和負累。安陵容第一次侍寢的時候非常懼怕,躺在被窩裡不停發抖。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她對於兩性關係的認知和理解完全是扭曲的,她沒有學會與夫君正常相處的方式。

    皇家派的第二個人物,是甄嬛的重要羈絆,皇帝。

    皇帝是缺乏自己製造快樂的能力的,因為他從童年起就不怎麼快樂。

    皇帝從小不被父母所喜愛,父親的真愛是舒妃,心裡眼裡只有和舒妃的兒子;母親從小沒有養育他,更喜歡自己帶在身邊的幼子十四阿哥。皇帝的內心是非常黑暗和孤苦的。他的多疑,他的不安,一方面是皇帝這個特殊的職業所賦予的必然特點,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始終籠罩在童年不幸的陰影之中。父親對他的疏忽,導致他根本不知道怎麼做一個父親,最終自己也成為一個比較糟糕的父親。三阿哥動不動就被他訓斥的像個傻子似的,最後還斷絕父子關係;四阿哥他不喜歡,乾脆就扔在圓明園看也不看。只有甄嬛敬妃曹貴人這種情商超高的媽媽,才能引導他多少變得溫情脈脈一些。他自己是缺乏愛孩子的能力的。皇帝很喜歡看曹貴人帶溫宜公主,喜歡聽曹貴人唱催眠曲,這些都是他內心對童年溫情渴望的一種體現。而幼年目睹母親和養母的弟弟偷情,進一步導致皇帝的家庭觀念破裂。他表面上貴為天子,實際上心底裡永遠有一種不自信。

    父親貴為天子,母親尚且要背叛他。自己也是天子,自己身邊的女人又有幾個是真心的呢?這種矛盾的心理促使下,皇帝才會懷疑甄嬛到底是愛自己還是愛果郡王;也是被這種極度的質疑折磨,才會讓他一聽到孫答應與侍衛私通就氣得吐血。

    換句話說,皇帝心底的傷從來就沒好過。他自己本身很難覺得快樂,他需要有人帶動他獲得快樂。因此皇帝才特別喜歡明豔活潑的少女,比如曾經的華妃,比如後來的葉瀾依,還有當年的純元與最初的甄嬛。

    與皇帝相似的,則是皇家派的最後一個人物,皇后宜修。

    宜修也是一個很難感覺到快樂的人,她從小在太陽般美麗耀眼的姐姐身邊,就像一顆最不起眼的星星。由於是庶女,父親也相當地不重視她。所以皇后的內心也是很自卑的。她永遠不可能像被嬌養長大的姐姐純元皇后一樣姿態舒展,因為她從小就是以一種自我保護的畏縮的心情長大的。

  • 6 # 草莓味的可愛欣

    《甄嬛傳》中皇后宜修之所依會輸給甄嬛,源於以下三個致命點:

    1.宜修眼裡容不下比他聰明的人,說白了就是小心眼兒,她覺得聰明的人不好掌控,甚至會威脅到自己,從她棄甄嬛選擇安陵容就可以看出,就已經輸了。

    2.宜修太看重皇后的位置,她害怕別的妃子剩下皇子威脅到她,在她這裡,她無生育能力,別人也別想有,所以她寧可讓皇帝無子,也不能忍受別人威脅到她的皇后的位置,心腸狠毒還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

    3.帶領團隊的能力是在太次,選人用人也太瞎,從選擇安陵容等人可以看出,他不會帶領團隊,對比甄嬛,她實在沒有甄嬛的眼力價,不聚人心。最致命的是她不給隊友謀福利,遇事只知道棄車保帥,最後又有幾個真心追隨呢。

    但是,拋開角色,蔡少芬、孫儷的演技真是太棒啦,《甄嬛傳》是我近幾年來最喜歡的宮鬥劇了,百看不厭,無限N刷啊簡直了,劇中的每個角色都值得細細品味,真是百看不厭,推薦大家和我一起刷刷刷。

  • 7 # 慕小花

    1、小心眼,沒有大格局。她自己不能生育,就不讓別人生育,但她是皇后啊,自己生不了是可以收養的,完全沒有利用自己的優勢,只是計較眼前的蠅頭小利。

    看看曹皇后,一生無子不照樣做到了太后麼。皇后是皇上的管家,要想管好這個大家庭就要對前朝的事有了解。

    但她完全不關注,整日想的都是宮鬥,所以說她沒有大格局。

    2、情商低,不會聊天。看看甄嬛多會聊天,和皇上可以聊家國大事,和果郡王可以聊詩詞歌賦。皇上每每都特別想找甄嬛聊天,但從不想找她聊天。

    說到底,對她就是相敬如賓。

    3、全心全意的愛皇上,但不會撒嬌,總是一本正經的裝賢惠。

    甄嬛很會拿捏男人心裡,聊天的時候也很會撒嬌,所以能取代純元的位置。

    要說時間久,誰有她待在皇上身邊久,但始終沒對她心動。

  • 8 # 娛樂楊少

    皇后宜修多次出手毀掉皇上的後代,導致皇帝少兒少女。她的失敗是因為錯在了這些地方。

    第一,太看中皇上的看法,皇上喜歡的想要的眼巴巴的送上去,不喜歡的不想要的離的遠遠的,這些表現都是因為她內心愛狠了皇上,在意皇上的一舉一動,所以她剛開始的時候會提攜沈眉莊甄嬛。

    第二,不懂找尋找好幫手,雖然她自己聰明善謀,但是她的團隊幫手不行不行的,齊妃祺貴人蠢的無比,安陵容出身不好,外力支援不夠。

    第三不該害死純元皇后,純元皇后雖然一直沒露面,但是卻掌控著整個後宮像個謎一樣的存在,宜修後來的恩寵都是皇上看在純元皇后才給她的。純元死後都能保住宜修,更別說活著的時候了。她做的事情早晚有一天會敗露,有了純元,至少她的一輩子都有保障,害死純元也就間接斷送了她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的女明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