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蔣閒言

    從這個提問中,可以看出,在過去婆媳相處的很不好,公公和婆婆離了婚,撥去了這根肉中刺眼中釘,正合這個媳婦的意。要是公公婆婆再復婚的話,肯定不樂意。但公公婆婆的命運不由你主宰,復不復婚,這是他們倆的權利。

    俗話說得好;知冷知熱老被窩,知根知底老夫妻。公公和婆婆在風風雨雨中牽手了幾十年,雖然中途鬧了點不愉快,但是,他們是有真實感情的,沒有實心實意的感情,他們也不可能復婚。有原配的老伴能回到身邊過日子,這無疑是子女最希望看到的結果。一家大團圓,關媳婦什麼事,非要橫插一槓子,那叫不識抬舉。

    婆婆和公公復婚,當媳婦的如果真正是要維護公公的利益的話,看到公公能從孤獨 和痛苦中走出來,找回往日的幸福和快樂,應該為公公感到高興。就不應該持反對意見,衣長袖子短的啥都管,累不累呀。

    如果說婆婆回來了,媳婦和她合不來,你可以拿出自己的主張和老公商量,和公公婆婆分開過日子都行,就是沒有干涉他們復婚的權利。做人的本分,就是做好自己,管好自己。要學會尊重家人,才是居家過日子的硬道理。

  • 2 # 使用者2315098997607

    婆媳矛盾本來就很多,能不摻和就不摻和。就算婆婆不離婚又結婚也不管你的事。就當婆婆是個陌生人不就行了。別沒事事兒事兒的,不累啊。

  • 3 # 泰山木32140178

    我談談我的看法。

    做為兒媳,這個事不輕易插嘴,也不是冷眼旁觀。當婆婆徵求你的看法時,可以反對,可以贊成,不想當場表態也可以把自己的觀點和分析讓丈夫轉告。新社會青年,本著為他人為家庭著想,應該在婆婆左右搖擺不定時適當提個醒,於心無愧。當然要事先有準備,分析要細緻全面,不能含糊其辭,如不這樣不如不說。

    表達方式可以迂迴曲折,也可直言不諱。發表看法,不能僅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上。考慮重點從丈夫到婆婆,到整個家庭到自己。有老人誤解的地方適當疏通,有老人顧此失彼的適當提醒。

    兒媳插手幫助處理不是不行,要有3條原則:1、自己有那個調解本領是前提,沒有金鋼鑽別攬磁器活;2、與老人的關係和諧是保證,不能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3、事情有挽回的希望才行,強扭的瓜不甜。

  • 4 # 天下行78570847

    哈哈,這問題問的,我都覺得自己要為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感到臉紅,婆婆離婚了再復婚,關你什麼事?離婚不離婚是他們的事,復婚不復婚也是他們的事,你反對什麼?你為什麼反對?誰給你的權利?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他們都風風雨雨相伴了幾十個春秋了,當然,生活在一起,很多時候都會有磕磕碰碰的,這是每一對夫妻之間避免不了的,但過後又和好如初,還是覺得“你是我生命中的那個最好的”,所以他們又複合了,這也是每個家庭每個子女最希望看到的,你為什麼非要插一槓子?如果你和婆婆合不來,你可以和你老公商量商量,讓他們和你們分開過。如果你非要干擾他們的夫妻生活,那是你的不對。

    所以說你反對無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休病假26年的流浪漢成了“大師”備受熱捧,這說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