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杳杳無歸期

    崇禎的確想南遷,也的確曾想過把太子送往南京,但是都被文官們死死攔下了,文官為什麼攔下?因為文官們擔心崇禎皇帝或者太子在南京重建統治後會找他們在南方的家族算賬。崇禎皇帝剛上臺後清算了魏忠賢,東廠和錦衣衛為算是廢了,東林黨文官全面取得大權,但是這幫人啥也不幹,就是維護他們家族利益,阻止朝廷收取商稅。崇禎皇帝也在執政末期認清了這幫人的真面目,可是文官們怎麼能讓皇帝南遷?正是崇禎皇帝和太子全部隕落在北京,所以南明才會陷入了無休止的內耗,文官們發展原來偽清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照樣收稅,收的更重,所以才組織了反抗,但是沒有了大明帝國這艘戰艦,水手再多也是徒勞。

  • 2 # 盧溝古橋寫江山

    按照個人習慣,開門見山先說結論,是存在這個可能的,並且這個可能性還是蠻大的。

    早在崇禎十七年正月,崇禎就有南遷的打算。當時崇禎問左中允李明睿禦寇之策,李明睿請皇帝先屏退左右,才啟奏道,只有南遷,才可以緩解當前之際。崇禎四顧無人,才以手指天,稱自己早有此意,只怕大臣們反對。

    等太原陷落,李明睿再次上疏,請求南遷,卻被大臣們罵的狗血噴頭。崇禎雖然沒有降罪,卻再也不敢有人提議南遷了。

    到三月初,情勢已危如累卵,李建泰上疏,再次請求皇帝南遷,表示自己願意先奉太子南行,被給事中光時亨訓斥:你們要奉太子南行,是想效仿唐肅宗靈武故事嗎?

    安史之亂中,馬嵬坡事變後李隆基與太子李亨分道,後來太子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遙遵李隆基為太上皇,直到數年後平定叛亂重回長安,李隆基再無實權。

    扣上這麼大一頂帽子,誰也吃不消。再也沒有人敢提議讓太子南行了。

    直到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夜,崇禎聽說外城已破,才將太子、永王、定王分送外戚,自己試圖逃出京師,卻沒有成功,終於自縊於煤山。太子等三人也落於李自成義軍之手。

    不管崇禎還是太子,亦或是永王、定王中任何一位皇子逃出京城,南明都將有一個無可爭議的繼承人。而不是像後來的歷史那樣,南明群龍無首,一派主張擁立潞王朱常淓,另一派擁立福王朱由崧,在內鬥中消耗了國力,也給了清朝偌大的口實與可乘之機。甚至到後來,唐王朱聿鍵、魯王朱以海等遠枝宗室也紛紛稱帝,南明沒有一個統一的號召力,也只能是被各個擊破了。

    清朝入關之初,尚不具備統一全國的實力。多爾袞的想法也只是“得尺則尺,得寸則寸耳”,南明仍有中國大部分的地盤,並且據有江南富庶之地。南方人才濟濟,且不說是否能打敗清朝,最起碼自保是綽綽有餘的。

    不管南行的是哪位皇子,也不管賢愚如何,1644年的南明需要的,不過是一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一個有號召力的大旗。只要他坐上那個位置,哪怕是個傻子,也沒有關係,天下多的是人才,多的是能人幫他守穩半壁江山。

    可惜,沒有如果,崇禎及其皇子無一人逃出。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大家都是朱元璋的子孫,也都想在亂世中分一杯羹,過一把皇帝癮。

    這算是南明史上最大的隱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豆燒牛肉能不能多吃,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