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團子哥
-
2 # 帽梓哥哥
懶惰看似是心理因素,其實也受到基因的影響,二者共同起作用。作為一種生物,人類的一舉一動都要消耗能量,能量耗盡則意味著死亡,所以,在食物不充裕的情況下,能不動就不動,是一個很好的策略,有利於節省能量。
到了近代生物學高速發展以後,人類可以通過幾種的方式聯合起來來研究動物的行為了。2008年,美國的運動學家蒂莫西·萊特福特及其團隊透過對小鼠的行為觀察和基因研究發現,遺傳可能會導致我們中間的一些人更加懶惰。
研究人員透過對老鼠的活動水平對他們進行了特別的培育和選擇,利用它們,人類發現了20個不同的染色體區域。這些區域共同影響了老鼠的活動水平。研究人員認為,在人類身上也存在著類似的區域。
萊特福特的疑問是,即便是知道了運動的諸多好處,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不願意邁出這一步呢。於是他的團隊培育了好動的老鼠和不好動的老鼠,並給每隻老鼠都配備了單獨的籠子和鍛鍊用的輪子,並對它們的基因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好動的老鼠每天要運動 8~13km,而不好動的老鼠則為0.5km。。好動的老鼠整晚轉不停而不好動的老鼠則發明了一些巧妙的方法來避免運動,比如有老鼠把刨花填進輪子把它變成了張床,有的則把輪子變成了廁所。。儘管動物的運動不完全由基因決定,但是研究者估計,其影響可達50%。75%愛鍛鍊的老鼠的促進活動的基因為顯性。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鼠體內的蛋白激酶如果出了問題可以降低體內某種線粒體的含量,降低運動的靈活性,縮短時長。
既然老鼠都有懶惰基因,那麼同是哺乳動物的人類的懶惰基因在哪裡呢?格拉斯哥大學的學者以幾千名不太活躍及太胖的學生為物件,研究懶惰基因。他們發現,基因在控制生理時鐘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賴床可能與基因有關,一條名為“hper2“的基因有任何改變,都將使人變得易瞌睡或者是失眠。美國的科學家則發現,透過基因治療可以使懶散的靈長類變得專心工作。關閉一些基因
可以改變一些猴子的拖延症,使猿猴的工作狀態發生顯著的改變。
因此,不喜歡運動的人通常被視為懶惰,這很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懶人們終於找到藉口了),可能有某種基因決定了他們對運動的態度。如果確實可以找到懶惰基因,則對改善這些人的健康狀況有著極大的改善。
既然我們擁有主觀能動性,就要克服懶惰基因的影響,不能淪為基因控制的奴隸。用毅力克服懶惰,每天運動一點點,可以對健康及生活產生良性影響。
回覆列表
因為總是對明天有一種存在感,所以變得越來越懶越拖拉,最後乾脆懶到癱瘓。
日子一長,整個人的精神狀態萎靡不振,連體形也變的臃腫務必,現在想想雞皮疙瘩都能抖一地,太可怕了。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整個人完全喪失了生活目標,每天活的就像一個傀儡。大家都看過喪屍片吧,裡面的喪屍,就是我對曾經的自己,做的最忠啃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