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是萵筍生長髮育的基礎。根部腐爛,失去作用,整株就會死亡,對萵筍的危害非常大。那麼萵筍根腐病該怎樣防治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方法。萵筍根腐病的症狀
發病根的根部會先產生褐色斑點,然後逐漸擴大凹陷,嚴重的病斑會繞莖基部或根部一週,切開根部,可看到內部導管變成褐色,根部腐爛,不長新根,最後植株因根部不能吸收水分和營養而萎蔫死亡。剛發病時,植株新葉在晴天中午萎蔫,早、晚能恢復。
根腐病是由腐皮鐮孢黴菌侵染而發病,是真菌病害。病菌的菌絲、孢子、菌核在土壤中和萵筍病殘體上越冬。根腐病病菌孢子能在自然條件下存活5~6年甚至能長達十年。成為根腐病發病的主要源頭。
病菌一般從萵筍的根部傷口處侵入,然後在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通常借雨水或澆水傳播蔓延,進行再次侵染傳播。高溫高溼的環境下有利於根腐病的發生和蔓延,連作重茬地、低窪地、黏土地、下水頭地的萵筍發病嚴重。
根,是萵筍生長髮育的基礎。根部腐爛,失去作用,整株就會死亡,對萵筍的危害非常大。那麼萵筍根腐病該怎樣防治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方法。萵筍根腐病的症狀
發病根的根部會先產生褐色斑點,然後逐漸擴大凹陷,嚴重的病斑會繞莖基部或根部一週,切開根部,可看到內部導管變成褐色,根部腐爛,不長新根,最後植株因根部不能吸收水分和營養而萎蔫死亡。剛發病時,植株新葉在晴天中午萎蔫,早、晚能恢復。
病源和發病規率根腐病是由腐皮鐮孢黴菌侵染而發病,是真菌病害。病菌的菌絲、孢子、菌核在土壤中和萵筍病殘體上越冬。根腐病病菌孢子能在自然條件下存活5~6年甚至能長達十年。成為根腐病發病的主要源頭。
病菌一般從萵筍的根部傷口處侵入,然後在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通常借雨水或澆水傳播蔓延,進行再次侵染傳播。高溫高溼的環境下有利於根腐病的發生和蔓延,連作重茬地、低窪地、黏土地、下水頭地的萵筍發病嚴重。
根腐病的綜合防治輪作換茬 由於根腐病的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好幾年,所以必須合理安排輪作。與其它作物實行5年以上的輪作,是根腐病少發生甚至不發生的重要措施。截斷初期侵染源 育苗時,要對種子、苗床、穴盤消毒。到外地購買苗子時,要確定苗子不帶根腐病和其它的病菌。這樣可有效的減少初侵染源。合理的栽培管理 深耕地,然後整平,起15~20釐米的的高壟定植。應採用地膜覆蓋、滴灌措施,這樣可防止萵筍田積水或土壤溼度過大。澆水不可漫灌。棚室栽培,要做好棚室內的溫溼度管理,當溫度升高時要及時放風排澇,地溫低時,及時鬆土保溫。施用的有機肥要充分腐熟。追肥要用配製好的複合肥溶液隨水澆施,防止人為的管理給根及根基部造成傷口,病菌趁機侵入,造成病害發生。發病田隔離 勤巡查大田,發現少數根腐病發病株後要及時拔掉病株,帶出大田燒燬,並在病穴及周圍撒上石灰消毒。然後採用隔離病區的辦法,控制根腐病的蔓延。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用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25%地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用25%強力苯菌靈乳油兌水1500倍液加“克旱寒”增產劑500倍液灌根,防治效果都不錯。用上面藥劑的一種,每7~8天噴淋灌根一次,交替輪換使用連續灌根3次,每次每株灌根200~3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