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苗欣宇寫歷史

    這個問題啊,還真不像第一個回答者說的無聊的問題。要說這個事兒,得搞清楚滿人剛入關的時候,對於如何統治中國的頂層設計。

    一步一步說。

    提問問的事情,有文獻記載,有出處,但出處很難講是不是靠譜,它記載在德華人魏勒寫的《湯若望傳》裡。大致意思是說,孝莊催促順治立儲,孝莊方面是想從皇子中選,而順治的人選是一位從兄弟。順治問湯若望意見,湯若望說支援孝莊。

    但《湯若望傳》裡,並沒有說這位“從兄弟”是嶽樂,此疑點之一;疑點之二是,順治這事兒,會不會去徵詢湯若望的意見?

    所以說,順治想傳位給嶽樂,有此一說,但文獻支援是不夠的。我估計以後翻譯滿文老檔,興許會有新的線索。

    那麼,我們進行第二步,就算《湯若望傳》我們不怎麼相信,那麼,這事兒有沒有可能?

    是有可能的,這涉及到順治和孝莊集團的角力,而這角力的背後,是清初治天下的政治思路的分歧。

    順治登基,本身就是孝莊和兩黃旗綁在一起的利益集團在背後用的力。這個利益集團的背後,是孝莊代表的蒙古貴族勢力,和兩黃旗代表的滿人貴族勢力,它們的聯盟,其特點是維護滿蒙聯合、一致對漢。

    而順治本人有另一層思考,他這方勢力代表的是滿漢合流。

    說白了,順治和孝莊集團,就是這個新興政權的開明派和守舊派的區別。

    守舊派的孝莊兩黃旗集團,希望在立儲的問題上,延續滿蒙聯姻,由此,她從自己的家鄉科爾沁部,為順治選了兩個皇后、四個妃,一心想再生一個滿蒙聯姻的孩子立為儲君。

    但順治的八個皇子,沒一個是她們生的。

    不是因為董鄂妃漂亮,這事兒和誰好看不好看沒什麼關係,而是順治不想延續這一套了。而董鄂妃,出身於正白旗。順治實際上是想用這個辦法削弱兩黃旗的勢力。

    所以董鄂妃生子後,順子竟然立即稱之為“朕之第一子”。

    可兩百旗當年屬於多爾袞和多鐸的勢力,和兩黃旗關係本來就不好,雖然順治七年將正白旗劃為上三旗,但多年的對立,關係怎麼可能融洽?這就是兩黃旗必然要打壓正白旗的董鄂妃的原因。

    董鄂妃的兒子夭折,順治的立儲計劃徹底泡湯。

    有可能選嶽樂。

    順治十四年,嶽樂就封為親王,順治去世時,他才37歲,地位、年齡都合適,況且他在軍政兩方面都得過歷練,算是突出人才。

    更重要的是,據《嘯亭雜錄》記載,嶽樂是當時滿族貴族中少有的接觸漢文化較深的人才,順治選他,是有一定道理的,這是開明派對抗守舊派的一個選擇。

    當然,歷史沒法假設。董鄂妃死了沒多久,順治就死了。

    而在此之前,孝莊也做了準備,她早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培養玄燁了。玄燁的幼年培養,其實就是按照滿蒙聯合的思路進行的,好在康熙還算不錯,對漢文化的學習和接受,對得起順治的政治遺囑。

    對這個問題,建議大家參閱楊珍《清朝皇位繼承製度》,裡面有對它的闡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參加前女友的婚禮,是開奧迪A8l有面子還是賓士S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