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丘山行

    首先我沒有看過這本書,但任何講話都是有套路的。

    針對這個問題,可以結合單位實際從三個方面來介紹這本書:

    一、是什麼?

    二、為什麼?

    三、怎麼辦?

    中間穿插單位的一些實際案例,並結合書的內容進行講解,就一定能夠激發員工學習這本書的興趣。

    祝你成功!

  • 2 # 櫻桃書院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的作者是斯蒂芬·科維(Stephen R.Covey),他是美國《時代》週刊“25位最有影響力的美華人之一”,人類潛能導師。

    這本書風靡全球,暢銷30載。被當做美國企業界、政府管理部門的“聖經”。“七個習慣”在改變,影響著美國,中國的企業界。李開復鼎立推薦閱讀。中國移動,聯想,京東,等眾多公司,每年都參加“七個習慣”的培訓。

    他是個人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課,組織變革成功的專屬行動指南。

    科維在一整套完整的理論系統中,創造出一套標準作業系統。只要遵照這七個習慣,在辦事和增強辦事能力之間平衡,我們就能獲得能力,創造圓滿的生活。

    七個習慣從個人成長的三個階段:依賴期、獨立期和互賴期,循序漸進。

    首先是依賴期(Dependence):你照顧我,你為我的成敗負責,若有差錯,我便怪罪於你

    然後獨立(Independence):我可以自立,我為自己負責,我可以自由選擇

    最後是互賴(Interdependence):我們可以自主、合作、統合綜效,共創偉大前程

    哪七個習慣呢?

    首先是依賴期的三個習慣:

    第一個習慣是積極主動: 個人願景的原則,個人的行為取決於自身,而非外在環境。

    第二個習慣是以終為始: 自我領導的原則,以終為始就是人生的最終期許。

    第三個習慣是要事第一:自我管理原則,把重要的事情先處理。

    接著是獨立期的三個習慣:

    第四個習慣四是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只有做到了利人利己這種雙贏的思維,才能建立成功的人際關係。

    第五個習慣是知彼知己: 同理心交流的原則,想要跟別人有效的交流和發揮影響力,就要了解對方,取得對方的信賴。這不能靠權術。必須要有良善的本性,來感動對方。

    第六個習慣是統合綜效: 創造性合作原則,統合綜效是指敞開胸懷,接納一切有見地想法,同時也貢獻自己的見解。

    最後是互賴期

    第七個習慣是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就是磨練自己,從身體,精神,心智與社會情感等四個方面,訓練自己,累積其他修養的本錢。

    希望這個解答對你有幫助。

    大家對這七個習慣有什麼看法沒有呢?說說自己的建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魏晉以前為什麼人們會恐懼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