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光藝境

    946年發生的滹沱河之戰,是後晉、契丹兩國間的第三次大戰。前兩戰,後晉獲勝;滹沱河一戰,後晉失敗並亡國。

    942年二月,“兒皇帝”後晉高祖石敬瑭病故,其侄子加養子齊王石重貴嗣位,是為晉出帝,亦稱少帝。少帝對宗主國契丹只稱孫而不稱臣,並殺害契丹貿易人員,囚禁使者,等於是公開同契丹國決裂了。

    後晉是依靠契丹而建立起來的,後晉新君的不友好做法當然會激怒契丹國主耶律德光。德光遂於944年和945年兩次發兵大舉南下攻打後晉,以示報復與教訓。萬沒想到,兵強馬壯驍勇善戰的契丹軍竟然連遭失敗,逼得耶律德光狼狽地騎著駱駝逃命。

    後晉少帝兩勝契丹,不免有些得意忘形。946年十月,晉少帝任命指揮使杜威(即杜重威)為元帥、兵馬都監李守貞為副帥,率軍攻打契丹。十一月,杜威率軍進至瀛州(今河北河間市),見是座空城而未敢進,覆被契丹偏師戰敗,趕忙焚掠數縣南還。

    契丹主耶律德光聞報後晉軍主動挑戰,遂率軍大舉南下,欲報兩箭之仇。德光率軍自易州、定州直向恆州(今河北正定縣)開進。杜威見契丹軍勢頭甚猛,便打算南撤,後聽信彰德節度使張彥澤的鼓動,便決心一戰。他任命張彥澤為前鋒,率領大軍開向恆州。二十七日,後晉軍抵達距離恆州五里的中度橋(在今正定縣東南,跨滹沱河上),張彥澤見契丹軍已經佔據了橋樑。便率領騎兵爭搶渡橋,契丹軍燒橋退走。後晉軍遂同契丹軍隔滹沱河相持。

    本來,耶律德光懼怕後晉軍快速搶渡滹沱河,同恆州的晉軍合力夾擊自己,因此打算退兵北還;後見晉軍隔河對峙,看出晉軍沒大能耐,便思謀破敵之策。德光派出精騎特遣隊騷擾晉軍後方,截斷糧道,劫掠糧草,攪鬧得後晉軍心不安,軍糧短缺。

    臘月初六,晉都指揮使王清請戰。杜威令其率軍二千為前鋒奪取橋樑。契丹軍抵擋不住晉軍的勇猛攻殺,漸漸退卻;杜威懷異心而沒有趁勢出擊擴大戰果。王清獨自率部打過滹沱河,在河北岸佈陣同契丹軍殊死搏鬥,雙方均死傷慘重。王清屢屢派人向杜威求援,杜威見死不救,王清孤軍奮戰。德光增派主力層層包圍了晉軍,王清及其部下奮戰至日暮,全部血染沙場。晉軍各部自此皆喪失鬥志。

    初八,契丹軍將後晉軍營寨圍困起來,隔絕了晉軍內外聯絡。統帥杜威見軍營糧食眼看吃光,士氣也是極為低落,無心再硬撐下去,遂與副帥李守貞等人商議投降契丹。杜威暗中派遣親信潛往契丹主的大營請降,並請求厚賞。德光順口欺騙說讓杜威當中原的皇帝。杜威大喜,初十日,率軍繳械投降。

    契丹主耶律德光命令降將張彥澤為前鋒,殺向京師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十八日,張彥澤將晉少帝遷出皇宮,少帝降契丹,後晉滅亡。

    後晉、契丹滹沱河之戰,始於十一月二十七日,結束於十二月初十日,歷時近半個月。此戰雙方以相持為主,契丹輔以襲擾戰,晉將王清打了一場進攻戰;最後晉帥杜威投降契丹,可恥地結束了這場戰役,也從而結束了後晉的國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一名攝影師應具備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