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佳期如夢將至

    董狐是春秋時晉國的史官。《左傳》宣公二年記載,晉靈公聚斂民財,殘害臣民,執政大臣趙盾多次勸諫,靈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趙盾只好逃亡。當逃到晉國邊境時,其族弟趙穿帶兵殺死靈公,於是返回繼續執政。董狐記載道:“趙盾弒其君”。趙盾辯解,說是趙穿所殺,不是他的罪。董狐說:“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這個故事就是“董狐直筆”的由來。如果從今天的角度來看,趙盾確實有點冤枉。但當時的史官書法,是以禮義違合為依據的。因此,孔子在讚揚董狐為“古之良史”時,也為趙盾嘆息不已,說,越境乃免。 趙盾是“古之良吏”,董狐所以能夠直筆而安然無恙,還得到千古名聲。其實,要想秉筆直書,並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同樣是在春秋時代,齊國大臣崔杼縱容旁人殺死君主莊公,齊國史官也這樣記載:“崔杼弒莊公”。崔杼惱羞成怒,將他殺害。而史官之弟照樣續記,崔杼又殺其弟。史官的另一個弟弟不畏強暴,繼續據實記錄。大權在握的崔杼也終於束手無策。這就是直筆寫歷史的結果,齊國史官兄弟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捍衛了歷史的真實,其自身也為後人演繹了一段悲壯的歷史。 從董狐開始,《左傳》、《史記》均繼承了求實的史學本質。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虛美,不隱惡”。因此,太史公才會把項羽寫得那麼悲壯,描寫劉邦卻多少有點市井流氓相,並不因他是當今皇上的老祖宗而有所避諱。 董狐直筆的史學精神,不知怎麼到了今天有點走樣。還記得有一幅著名的繪畫《開國大典》,在那段特殊的歲月裡總是變來變去,有時候真叫人摸不著頭腦。一會兒這個反革命的頭被抹掉,一會兒那個大叛徒的身影不見了。讓人徒生“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感慨。“朱毛會師”是黨史的重頭戲,有那麼一個時期就變成了“毛林會師”。據說朱總司令有次去參觀畫展,老人家眼光不靈便,在《井崗會師》的畫前直謙虛:我那時候沒有那麼年輕。哪知畫上畫的是林彪而不是他。工作人員也不好捅破這層紙,怎麼支吾過去的就沒人知道了。 這樣的歷史當然不能叫歷史,充其量只能算是笑話。有時這樣的笑話說得太過火,簡直令人不敢再相信歷史了。比如歷史學家們根據一句“子見南子”,就可以把孔夫子說成是個色鬼。整個中國的古代史變成了一部儒法鬥爭史,秦始皇等暴君一律披上了漂亮的“法家”外衣,殘酷的“焚書坑儒”成了狠抓階級鬥爭的偉大成果。從沒有聽說過有什麼歷史學家拋頭顱灑熱血去捍衛史學的尊嚴,倒是有些大詩人放開喉嚨,熱情謳歌牛棚生活,大唱五七幹校就是好。不知後人讀在段歷史時,會產生怎樣的感想。 當我們聯想到這一切都發生在推崇“唯物史觀”的國度裡時,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經常頭疼想吐,焦慮,睡眠不好,是不是跟抑鬱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