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寬和教養

    首先,“物權意識”無需刻意培養,它是伴隨著孩子自我意識萌芽自然到來的天性,比如兩三歲的孩子,開始不允許別人拿他的玩具,不允許別人奪走他正在吃的東西,表現的非常“自私”,不願意分享。

    其實這些現象,表明孩子開始自覺地捍衛“我的”東西。

    此時,只要家長不干預,不否定孩子的行為,充分尊重孩子的物權,不強迫孩子分享。孩子就能自然發展出良好的物權意識,再大一點,就能理解,自己也不可以不經允許隨便動別人的東西。

    其實除了“物權意識”,還有“專注力”、“大小便控制力”都是孩子天然就具備的能力,只要相應的生理基礎發育到位,都會實現,全都不需要人為訓練和培養,家長要做的,是順應孩子的發育規律,不焦慮,不打擾。充分理解孩子的需求,然後做好相應的“輔助工作”,儘可能多、儘可能快的滿足孩子。讓孩子在一個身心舒展放鬆的環境中,按照自己的節奏發育、發展,自在綻放生命靈性。

    允許孩子活出自己本來的樣子,是家長能夠給予孩子的,最貴重的禮物。

  • 2 # 和王

    謝謝邀請。簡要回答如下:應注意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但不宜過早,否則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不利影響;對孩子“物權意識”的培養應區分階段,小學階段可進行感性引導,中學以後可進行法律教育;“物權意識”是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礎之一,不僅孩子,成人也應不斷提高和完善“物權意識”。

  • 3 # 果林媽的溫馨天地

    我家兩個寶寶在六個月的時候就知道不讓我抱別的小孩兒了,他們那時候就知道了媽媽是他們的媽媽。但是在分享玩具上兩個孩子很有差別。

    女兒小時候特別大度,我總是教給她分享,多拿吃的玩的,所以她有什麼吃的、玩的都會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別人拿著她的玩具不放,她也不生氣。直到兩歲了,她會要媽媽幫忙,自己不會去要。到五六歲還是這個樣子。我就覺得應該教導她的“物權意識”了,而不是什麼都要告訴她分享。

    當別人搶她玩具,不給她玩時,我會告訴女兒:“寶寶,那是你的玩具,你有權利不借給他玩,也有權利要回來。”我每次儘量讓女兒自己去解決問題。慢慢的,女兒除了分享,在遇到不講理的小朋友搶她玩具時,別的小朋友借她玩具不還時,她不再哭哭啼啼的找媽媽,而是自己搶過來,大聲說:“這是我的,我有權利支配它!”

    我的兒子從一歲開始,就知道不喜歡別的小朋友動他的玩具了。朋友家孩子過來玩,人家拿哪個,兒子就會搶過來,不給小朋友玩。現在一歲四個月,別人搶了他的玩具他會哼哼。看到別人的玩具也要走過去,人家不給他,他也哼哼。我就告訴他:“寶寶,這不是你的東西,我們不拿。如果小朋友借給你玩,你要說謝謝。不借給你玩,哼哼也沒用。你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換著玩。”兒子似懂非懂的。我想我得告訴這個小夥學會分享。他比他姐姐要護東西。而且男孩子還是大度一些比較好。

    所以每次出門,我都會多拿幾個玩具,讓兒子和小朋友一起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