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象山易學堂
-
2 # 五哥融媒體
我認為,教育的本真是讓受教者接收對應的知識,然後根據其個性因勢利導培養出一個個具有獨立人格魅力的受教者,從而為社會的和諧和文明的進步作出貢獻。
由於教育的物件是一個個鮮明的個體,因此教育就不可能一刀切的奢望培養出一樣的人才,反而是因為個體的鮮明,才會有獨立的人格,也才會組成多彩多姿的人類社會。所以,沒有個性化的教育,一定是失敗的教育,當然這個教育一定得建立在人們普世價值之上,否則也是魔頭教育。
比如我就根據女兒個性,同意她高中退了學,今早接受社會的洗禮和我的教育,現在發展得也不錯。
至於如何做到本真教育,這個問題就要看是哪一級的教育啦!幼教、K12、高教還是職教等等……因篇幅有限,下面僅從高教談點自己的看法:
在高教要做到本真教育,除了一般性基礎知識和本專業相應知識的傳道授業外,我認為每個高校都應該建設一支具有慧眼的伯樂團隊,該團隊成員由校長、生涯規劃師、學科帶頭人及外聘專家組成,主要是提前發現學生們顯性或隱性的個性特點,發現後對其個性因勢利導的進行充分挖掘和培養,讓每個學生都儘快找到自己的位置或志向,少一些人才誤讀和教育資源的浪費,從而做到本真教育。
-
3 # 教育隨想錄
教育真正的本真是什麼?我們就來談談本這個字吧,這個本字搞不清楚或者搞反了,那麼真也就無從談起。可以肯定的是,現在教育的最大問題是本末倒置,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這個問題都很嚴重,中國目前教育改革的各種措施,其深層意義就是要讓教育回到“本”字上來。本是什麼?
一、本是什麼?就是人的習慣和品格,教育之本就是培養習慣塑造品格,這是所有教育理論的共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大學》裡開宗明義就告訴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這就明確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本,這個道理,相信大多數中中國人都知道的,更不要說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士。
二、既然知道什麼是本,為什麼會出現本末倒置捨本逐末現象?
社會性的急功近利人心浮躁互動作用,使得人們凡事都追求速效,這是各行各業都有的現象。這就導致了凡事都不願在根本上下功夫,只願意在枝葉上噴水,不在根上澆水施肥除草,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問題更加嚴重,教育走入歧途。這個問題在家庭教育上尤為嚴重,因為習慣和品格的培養重點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根,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必然大打折扣。所以國家應該大力加強家庭教育,推出父母持證上崗制度。
三、現實生活中的事實也充分說明教育務本的重要性。那些在學校表現優秀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庭教育做得好,少有例外。而那些家庭教育有問題的孩子,在學校表現也問題多多,也少有例外,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正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家庭把好習慣好品質培養出來,學習之道自然發生。
所以,本真也罷本源也罷,教育這件事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偏離,是到了返璞歸真,迴歸本真的時候了,否則,危矣!
-
4 # 臨流濯足
教育的本來面目就是“返璞歸真",本真教育就是遵循教育規律,迴歸教育最本質的初心,回到教育的起點和歸宿,一切為了人的成長,為了人的解放。
就像陶行知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道德經》有一句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事萬物都有其成長的規律,少年兒童成長的規律,我們不應該破壞它,教育教學都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尊重自然教育,尊重兒童的天性。可以從以下做起:
靜下心來辦教育。不浮躁,樸素實幹,踏踏實實鬆土,播種、施肥、除草、靜心搞教育,堅守教育的良知,堅守教育的責任,一顆樸素的教育心,仁愛心,不急功近利,不拔苗助長。
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多元發展,關注最近發展區,挖掘個體潛能,堅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著眼長遠,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守望教育,靜等花開。
要關注學生的生存狀態,讓知識迴歸教育的本性,尊重中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的內容、目標,不拔高教育目標,教育內容不脫離青少年實際。
著眼學生成長,課堂不搞的花裡胡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喚醒學生,激發潛力,為孩子個性發展提供更多選擇,培養學生勤奮學習,善於思考,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迴歸教學本真,追求原生態、樸實的課堂教學境界。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在活動中鍛鍊,在活動中成長,寓教於樂,本真教育可以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天性。讓校園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溫馨家園。
真正的知識世界,可以不在書中,而是在大自然當中。讓兒童迴歸大自然,讓孩子們在戶外玩耍,通過與大自然實物的直接接觸而學習。孩子們的觀察力變得敏銳,孩子們的學習和探索動機被源源不斷的激發出來。
森林、草原就是教室,大自然就是老師,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遊戲中發展身心,老師只起到看護和引導的作用。在大自然中,孩子們認識了各種小動物,認識了許多植物,發揮了想象力,學會了自我保護,學會了互助合作。蘇姆林斯基就特別強調自然教育的重要性。
-
5 # 愛與希望之花
關於教育的本真,個人理解,就是教育作為一門事業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這是教育存在的真正原因,是教育工作努力的方向。
什麼才是教育正確的方向呢?這是價值觀問題。世界是一體的,個人作為個體,只有做利益整體、利益他人的人和事,世界才美好,每個人才能得以有幸福的生活,人類文明才會向上發展。利他,以及多大程度上利他才是一個人有多大價值的最基本的標準。這就是最正確的價值觀最簡單的描述。不管你承不承認,這是事實。
有了正確的價值觀,教育才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剩下的就是教育的具體方法問題。大道至簡,教育工作無非就是“教”和“育”兩方面的工作。
首先說“教”。教就是讓學生知道該怎樣判斷正誤、該怎樣做。單單告訴學生該怎樣做是不夠的,是蒼白無力的。最優的做法是,站在學生的前面去引領他,給他指明方向,所謂身教勝於言傳。因此,作為導師,首先把自己打造成標杆和榜樣,以身作則,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這是最正向,最合乎規律的教育方法。對於懂愛,本性善良的孩子來說,這種積極正向的教育效果最好,能培養出真正有德行的人才。但客觀上,有少數(極少數)學生本性惡的成分比較多,適當的採取棍棒、鞭策的被動驅趕式教育,也是有必要的(客觀上並非“人之初性本善”)。尤其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要嚴格把握好度。
再說“育”,是養育,培育。這更不難理解。也可以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來把握。最正確的做法是儘可能為教育的物件提供最優良的條件,最豐富的知識和最先進的設施,最大限度的滿足其成長的需求。但是,就如同園丁育苗,對於長歪了的幼苗、生病了的幼苗,必要的修剪、苦口的良藥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也要有一個度的把握問題。
最後說一下教育物件方面的問題。世界很複雜,“人之初,性本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對的,但不絕對正確。人真的是千差萬別,這個世界有雷鋒,也有希特勒,有天使,也有惡魔。這就是為什麼說“因材施教”。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實事求是,心中有數。
僅供參考。
-
6 # 江南塞北
本真教育也可以理解為綠色教育。
這種教育就是藉助於個人的存在,將個人帶入全體之中。個人進入世界,而不是固守著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狹小的存在被萬物注入了新的生氣。如果人與一個更明朗、更充實的世界合為一體的話,人就能夠真正成為他自己。
本真教育讓人由小我成為大我,以致無我,進而達到天人合一。
這個漸進造化的過程,使教育和自然、綠色、生長、化育、包容、無窮等緊密聯絡起來,由於對本真的追求,我們擁有了蘊含綠色教育理念的教育理想。
充分發揮受教者的個人天賦,興趣愛好,給他們一片天地,激發他們潛在的意識,創造力,鼓勵多體驗,多嘗試,循序漸進地,和諧地,快樂地成長。
在教育的過程中不但要張揚個性,還要使受教者與周圍環境融洽和諧。
使受教育者瞭解各種有意義的關聯,包括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的關聯、身與心的關聯、知識領域之間的關聯、個人與社群的關聯、人類與世界的關聯以及自我與本性的關聯等。
這樣就可以達到教育的真正本真。
-
7 # 大浪淘沙淘盡英雄
教育的根本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正常人,是培養優秀的勞動者。
勞動是每個人走向社會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不論是高階白領、藍領工人甚至是不去工作的家庭主婦。任何人活著,其最基本的能力是勞動。
在勞動中體驗快樂和體現個人價值,創造財富,推動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培養優秀的勞動者是任何社會教育之根本目的。
反觀現在的教育,唯功利性的智育教育是當前我們的教育最急需解決的問題。
孩子從孕育的胎教到幼兒園以至大學,智育一直是首位的。我們看到一些奇皅的巨嬰上了大學不會洗衣服、不會做飯、不會打掃衛生甚至於不會吃飯(2019年一位大一女孩吃飯竟然靠喂!)這些巨嬰們最終成為社會的負擔!
更多的高智商的留學生在疫情期間種種奇葩的言行和對祖國的惡毒言論(蘇州留美奇葩女許某)。更讓我們對當前的教育提出批評。
筆者認為,讓孩子從小培養自理能力,學會在勞動中體驗生命的快樂和活著的價值感,他們可以學業不優秀,但一定能夠做一個其碼的勞動者而不是巨嬰般的廢人。
筆者認為,一個生活自立,會做自己喜歡的美食,身體健康,在勞動中體驗到自身價值和快樂的孩子。他一定熱愛生活,熱愛生命,也一定會盡其所能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
8 # 識柔
個人觀點,我姑妄說之,你故妄聽之,不喜一笑了之!
現代教育的本真/本質是——通過塑造/培育被教育者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職業素養,為社會提供合格公民。
-
9 # 誠信為本丨
教育要平等些,農村城市區別大,師質差別大,取消學區房,取消民辦學校,讓買不起房平民子女能上同等學位,教師應該服從政府輪換分配到農村城市,就近上學,必須做到下一代學生沒有埋怨不平等教育,讓學生不會造成陰影!師質評比劣淘汰,優獎勵,學生也要嚴格要求,灌注愛國主義思想,全心全意為國家和人民利益,發揚宜傳革命先烈光榮傳統!德智體達到更好水平!
-
10 # 學習效率提升
教育的本質是通過教師和孩子的溝通,讓孩子們更快更好更全面的認識這個世界,看到這個世界真正的面目,最終做到“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所以需要老師們去找到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且把孩子的閃光點發揚廣大,讓孩子通過這個閃光點發揮自己的能力和優勢能在這個世界上探討自己喜歡的事務。
回覆列表
教育是bai價值關涉活動,教育改du革是人們按照自己價值標準促使教育從實然到應然zhi的轉變過程。好的教dao育是人們在觀念上對理想教育的體現,也是人們教育實踐上的目標追求;既有現實的超越性,也有實現的可能性。好的教育不是帶情緒化的個性判斷,而是代表公共利益的理性抉擇。反思當前我們認為的“好的教育”,實有一些澄清的必要。
有先進教育理念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當前教育改革中,各種教育理論紛呈出現,生命教育、創造教育、閒暇教育、賞識教育、超越教育等,以及完全由西方引入的人本主義、建構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等,各種新概念、新名詞陸續湧現。被冠以各種新名稱的教育改革實驗在各地紛紛興起。誠然,全新的理論活躍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對當前教育弊端的反思,豐富了他們的理論視野,也切實從教育實踐層面上推進了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但是,當今最先進的教育理念是否就是最適合的教育理念?從西方引入的教育話語能否解決我們自己的教育現實問題?
任何教育理論都有其適用的針對性和侷限性,縱觀教育史上各種教育思潮和流派,沒有哪個稱得上是普適有效和絕對正確的。自赫爾巴特創立獨立的“科學教育學”以來,各種理論派別繽紛呈現,各種思想流派輪番上場,從自然主義到傳統教育學派,從進步主義到要素主義,從結構主義到後現代主義,世界教育理論發展經歷了一個躁動的發展程序。但是,教育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因事而異,因人而異。因此照搬別人的理論,帶來的只會是實踐運用上的“不適症”。我們的教育思想,應該根植於自身的傳統與現實。西方的話語可以給我們以啟發,但絕不能作為我們現代教育理念創生的基礎。最先進的教育理念不一定帶來好的教育(實際上也不存在所謂最先進的教育理論,只有適合於某個時期、地域的合適的教育理論),而是具有最適合的教育思想催生出好的教育實踐。
現代資訊科技化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徹底改變了整個人類世界,也引發了教育的革命。資訊化教育帶來全新的教育觀念,形成了新的學習理念,如教育物件的開放性,教育內容的豐富性,教育空間的拓展性,教育手段的多樣性。現代資訊科技甚至被稱為是通向教育現代化大門的制高點。在當前的教育改革中,各地中小學紛紛追求教育的資訊科技化,把資訊科技看作是對傳統教育的徹底革命,為資訊科技教育高唱凱歌,把它當作衡量一所學校質量的關鍵標準。
誠然,教育資訊科技是教育現代化的技術保障,對提高教育效率、培養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有現代資訊科技支撐的教育是否就是好的教育呢?其實道理並非這樣簡單。現代資訊科技在給人類帶來進步的同時,也給人類發展帶來許多負面的因素。資訊科技引入教育,帶來許多不期而至的問題,如網路、電腦是教育的手段還是教育的替代品?在網路課面前,教師是否消亡了?模擬時空課堂可以代替傳統的真實課堂嗎?事實上,網路、電腦只是教育的手段而不能成為其替代品。
擁有“氣派大樓”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當今,在中國先富裕起來的一些地區,甚至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的地區,校園建得大氣、樓蓋得氣派的學校並不少見,建“大樓”,引“名師”,花費上億元打造一所學校也不是鮮有的現象。但是,置身經過精雕細琢的充斥鋼鐵、玻璃的現代化校園,似乎感覺一種教育的核心東西———學校文化的式微。一所優秀學校吸引人的地方,首先在於好的學校文化,而不在於校園之多大,大樓之多高。許多成功學校辦學成功之處在於有特色,特色是學校強勁的生命力。教育的精髓在於促進人的身心發展,傳播先進文化,而校園建築設施只是其外在條件。過分追逐其外在條件建設,有可能讓教育的本真意義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