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今古雜壇

    "春江水暖鴨先知”出自宋代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迴游到江河裡來了。

    北飛的大雁就像那向北歸去的人一般,依依不捨,差一點掉隊離群。

    遠隔千里就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吧。

    詩中鴨指鴨子或野鴨,而不是鴛鴦。

      這兩首詩是蘇軾題在惠崇所畫的《春江曉景》上的。惠崇原畫已失,這首詩有的版本題作《春江曉景》,現已無從考證。畫以鮮明的形象,使人有具體的視覺感受,但它只能表現一個特定的畫面,有一定的侷限性。而一首好詩,雖無可視的影象,卻能用形象的語言,吸引讀者進入一個通過詩人獨特構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彌補某些畫面所不能表現的東西。

      “竹外桃花三兩枝”,隔著疏落的翠竹望去,幾枝桃花搖曳身姿。桃竹相襯,紅綠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愛。這雖然只是簡單一句,卻透出很多資訊。首先,它顯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細密,就無法見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節,點出了一個“早”字。春寒剛過,還不是桃花怒放之時,但春天的無限生機和潛力,已經透露出來。

      “正是河豚欲上時”畫面雖未描寫河豚的動向,但詩人卻從蔞蒿叢生、蘆葦吐芽推測而知“河豚欲上”,從而畫出海豚在春江水發時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虛境補充了實境。蘇軾就是通過這樣的筆墨,把無聲的、靜止的畫面,轉化為有聲的、活動的詩境。在蘇軾眼裡,這幅畫已經不再是畫框之內平面的、靜止的紙上圖景,而是以內在的深邃體會和精微的細膩觀察給人以生態感。前者如畫,後者逼真,兩者混同,不知何者為畫境,何者為真景。詩人的藝術聯想拓寬了繪畫所表現的視覺之外的天地,使詩情、畫意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 2 # 健康一生彩視影音

    出自宋代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原文如下: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鴨子,分野生和家養。能在春江中戲水,說明是野鴨子的時候多。

    至於是鴨子還是鴛鴦?首先,我們應該瞭解一下什麼是鴛鴦。

    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如果從遠處看,人們的視覺是漠糊的,說什麼都沒有關係。如果是在近距離話,大家一定會看出鴨子與鴛鴦的區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婆一眼看中歐尚科賽藍色那款,說漂亮,那其他效能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