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i45967
-
2 # 豐非說
我非常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經常給孩子們推薦書。
起初,班上所有孩子的語文能力是差不多的,可是過了幾個月後,孩子之間開始出現差別,在班上,有幾個孩子開始脫穎而出,他們的語文水平、寫作能力提高之快令人吃驚,也大大出乎家長的意料。
這幾個孩子閱讀能力很強,寫作能力在班級乃至全年級中也是最好的,並不是因為他們天資有多聰明,而是因為他們的家長在背後下了很多功夫。
每當我推薦了一本書或一套書之後,有幾位家長總是很用心,他們會立馬從網上買來這些書,然後陪著孩子做親子閱讀,每天晚上陪孩子讀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有時候是爸爸媽媽讀、孩子聽,有時是孩子給家長讀,有時家長還和孩子分角色朗讀、扮演書中的故事。
這幾位家長日復一日地陪著孩子閱讀,漸漸的,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起來了, 即使沒有家長陪著,他們也會主動找書讀。
有了大量的閱讀做支撐,這幾個孩子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大大增強,讀書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有的孩子一週讀兩到三本中外名著。
而那些從來不願意陪孩子閱讀,對孩子的閱讀漫不經心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在學校中成績平平,各科學習都沒有太大起色,即使在校外報了閱讀班作文班,因為沒有閱讀量做支撐,語文成績也依然沒有太大進步。
說了這麼多,我想寶爸寶媽們應該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說到底,孩子之間的差別,反應的是父母之間的差別。
孩子無差別,父母有差異。
-
3 # 林老師講作文
這並不是一個壞的辦法。對於一些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成績,而是養習慣,而親子閱讀可以幫助習慣不好的孩子透過讀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一點我是贊成的。這比一些抄多少遍生字,做多少道計算題,更有意義。
而要求家長寫閱讀感受,似乎有一些越權了。老師要求家長做什麼,這不應該成為教學的一部分,而出自幫助孩子閱讀提高的目的的話,也應該本著自願的原則進行,且不可制止強求。
另外,家長也不必將這件事想象成多麼的難以接受,多讀些書,多思考並動筆,這事不吃虧,可能很多家長因為工作與生活的原因,已經多少年沒有拿起筆認真寫過什麼了。讀幾本書,寫幾篇讀後感,也是與孩子共同進步,提升思想,充實自己的一個不錯的辦法。
當然,家長的時間還是要管理好,畢竟不能因為這樣的事影響了自己正常的生活與工作,而要將陪孩子讀書寫作當成一個有益的調節與補充,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回覆列表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家長陪伴孩子的親子閱讀是最好的閱讀方式之一,讓家長寫閱讀心得不如讓孩子談閱讀感受,可以在親子閱讀完成後讓家長給孩子錄影片,讓孩子談談閱讀的主要內容及自己的收穫,一次不成功兩次,兩次不成功三次……帶完成任務,孩子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膽量等都有長足鍛鍊。親子閱讀主要是讓孩子有更多收穫而不是家長,所以我不太喜歡讓家長寫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