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大帥撩車
-
2 # 李中峰
汽車啟動後預熱是很有比要的,特別在冬天,因為停車後潤滑油處在高溫狀態,油質比較稀,機油很快就流到發動機底殼裡了。在啟動發動機時,因潤滑系統處於缺油狀態,這時候發動機轉動顯得很吃力,噪音大,怠速也高,不過這種情況很短,大約用不了半分鐘時間,冷天時間應該稍長一點,潤滑油就升上來了,這時發動機執行就平穩了,怠速也降了下來。這時候觀察一下儀表盤,各種指標都正常時就能起步了,不過這時發動機內部溫度還沒升起來,燃油還不能完全氣化,要先輕踩油門,中速行駛,否則汽車很容易冒煙,等水溫升到80度左右時就可以正常行駛了。汽車熱車其實很簡單,不要搞的太複雜,也不要刻意的等待水溫升起來,只要發動機執行正常就可以起步走了。這是我對汽車預熱的一點看法,僅供參考,謝謝!
按照國內某些專家的話來講,汽車是不需要熱車。但是這種說法不是絕對的,特殊情況下是必須要熱車的。
我們先分析一下當前汽車不需要熱車的原因:無非當前車輛全部採用了電噴發動機。電噴發動機相對於傳統化油器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啟動更容易一些,可以無視環境溫度。
開過化油器汽車的老司機都知道,只要早上氣溫稍低,啟動時要麼需要手動“加濃”,也就是“拉風”,要麼啟動後車輛動力不足,需要原地熱一下車,發動機溫度升高後動力表現好一些。這種情況就是環境溫度對汽油霧化造成的影響,環境溫度低燃油霧化差一些。同樣體積的燃油,霧化差則體積要小很多。
在實際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天氣冷的時候,汽車剛剛啟動卻不走,說是要進行預熱。預熱之後車輛就比較好執行,而且對車也是一種保養。
汽車維護前要進行車輛預熱的原因:1:因為汽車的發動機都是由金屬部件構成的,金屬有個特點就是“熱脹冷縮”,而發動機實在熱態下工作的,所以汽車運作部件之間就留有一定空間的間隙,這個間隙就是零件的膨脹空間。而當汽車間的間隙過大的時候,零件間的磨損就變大,磨損加劇。冷車的時候,零件由於溫度低使得零件間的間隙加大,使得磨損在相比熱態下的磨損程度加大,從而降低了發動機的壽命。所以,在實際中需要預熱,從而延長髮動機的壽命,減少發動機故障率。
2:早上啟動車之後,會聽到汽車的噪聲比較大,這是因為機油還沒有完全到達摩擦表面,間隙大零件敲擊和怠速轉速過高等原因,而且由於溫度低,氧感測器還不能正常工作,汽車的燃燒不充分,廢氣的排放狀態最差,致使發動機的狀態最差,為了保護髮動機,所以需要預熱。這樣可以使得潤滑程度提高,溫度提高。
3:所以,在日常的開車過程中需要對車進行預熱,採用怠速預熱加行車預熱的辦法,來儘快使汽車進入常溫執行狀態。
另外,在水溫未達到正常值時,要控制發動機的轉速在3000轉以下,可以延長髮動機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