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明這個問題,先要談一談佛教的五乘教法。乘就是車子,能運載行人到遠近不同的目的地,藉以比喻教法。五戒的教法(戒殺、盜、淫、妄、酒的五條戒)能令修持者得生人間,叫做人乘。十善的教法(不犯十惡:1殺;2盜;3淫;4妄語;5兩舌,即挑撥離間;6惡口,即粗惡傷人的言語;7綺語,即邪淫言語;8貪;9嗔;10邪見,即否認因果的見解,即是十善),能令修持者得生天界,叫做天乘。四諦的教法,能令人斷除見惑(我見、常見、斷見等錯誤見解)和思惑(對世間事物而起的貪嗔痴等迷情),證得涅??,叫做聲聞乘。“聲”是言教的意思,聽聞佛的言教,悟四諦之理而得到解脫的人叫做聲聞。在沒有佛法的時代,有人獨自悟到緣起之理而得到解脫,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說出來,這種人叫做獨覺,因此十二因緣法叫做獨覺乘。六度的教法,能令修持者行菩薩道,經過無數世的難行苦行,最後達到佛的果位,叫做菩薩乘。
五乘教法與出家有何關係?
人乘、天乘不要求出家;獨覺生在沒有佛法之世,雖是山林隱逸而沒有出家的儀式;菩薩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人,不一定要出家,看住持佛法的因緣和利益眾生的因緣可以出家,可以在家。如佛陀時代,文殊師利菩薩和彌勒菩薩都是出家的比丘,維摩詰也是大菩薩,則是居士(在家學佛之士)。只是聲聞乘中為了證得現法涅??,成阿羅漢的目的,要求修行者出家。
阿羅漢是什麼意思?
阿羅漢(Arahat)是修行者得到證悟的果位。到達這個果位有四個階段:斷除了見惑的叫做須陀洹果,即初果;進而斷除思惑,按照其淺深粗細不同而有斯陀含果(二果)和阿那含果(三果);到了阿羅漢的果位(四果),見惑思惑都己斷盡,證得涅??,堪受人天供養。所以阿羅漢的意義之一就是“應供”,這是聲聞乘中的終極地位。
聲聞乘為什麼要求出家?
根據聲聞乘教法,在家修行障礙多,心意難以專純,只能在理論上斷除見惑證得初果,至多斷除欲界思惑證得三果,不能證得現法涅??。出家生活自由無累,容易集註精力從事於無我無慾的修養,所以要證得阿羅漢果,非出家人做不到。
要說明這個問題,先要談一談佛教的五乘教法。乘就是車子,能運載行人到遠近不同的目的地,藉以比喻教法。五戒的教法(戒殺、盜、淫、妄、酒的五條戒)能令修持者得生人間,叫做人乘。十善的教法(不犯十惡:1殺;2盜;3淫;4妄語;5兩舌,即挑撥離間;6惡口,即粗惡傷人的言語;7綺語,即邪淫言語;8貪;9嗔;10邪見,即否認因果的見解,即是十善),能令修持者得生天界,叫做天乘。四諦的教法,能令人斷除見惑(我見、常見、斷見等錯誤見解)和思惑(對世間事物而起的貪嗔痴等迷情),證得涅??,叫做聲聞乘。“聲”是言教的意思,聽聞佛的言教,悟四諦之理而得到解脫的人叫做聲聞。在沒有佛法的時代,有人獨自悟到緣起之理而得到解脫,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說出來,這種人叫做獨覺,因此十二因緣法叫做獨覺乘。六度的教法,能令修持者行菩薩道,經過無數世的難行苦行,最後達到佛的果位,叫做菩薩乘。
五乘教法與出家有何關係?
人乘、天乘不要求出家;獨覺生在沒有佛法之世,雖是山林隱逸而沒有出家的儀式;菩薩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人,不一定要出家,看住持佛法的因緣和利益眾生的因緣可以出家,可以在家。如佛陀時代,文殊師利菩薩和彌勒菩薩都是出家的比丘,維摩詰也是大菩薩,則是居士(在家學佛之士)。只是聲聞乘中為了證得現法涅??,成阿羅漢的目的,要求修行者出家。
阿羅漢是什麼意思?
阿羅漢(Arahat)是修行者得到證悟的果位。到達這個果位有四個階段:斷除了見惑的叫做須陀洹果,即初果;進而斷除思惑,按照其淺深粗細不同而有斯陀含果(二果)和阿那含果(三果);到了阿羅漢的果位(四果),見惑思惑都己斷盡,證得涅??,堪受人天供養。所以阿羅漢的意義之一就是“應供”,這是聲聞乘中的終極地位。
聲聞乘為什麼要求出家?
根據聲聞乘教法,在家修行障礙多,心意難以專純,只能在理論上斷除見惑證得初果,至多斷除欲界思惑證得三果,不能證得現法涅??。出家生活自由無累,容易集註精力從事於無我無慾的修養,所以要證得阿羅漢果,非出家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