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鴿飛”,湘軍攻破天京,太平軍在城內放火製造混亂,而湘軍更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之後又放大火燒掉了包括天王府在內的諸多建築,大火焚燒七天七夜之後,曾經富麗堂皇的天王府最終變成了一片灰燼。然而在正史記載中,曾國荃不僅沒有放火,反而成為了救火英雄。
△曾國荃
早在曾國荃攻陷安慶後,天京的形勢便已經岌岌可危,而當時間來到1863年,清軍各路兵馬開始向天京節節推進,蘇州、常州等地先後失守,太平天國的喪鐘終於要敲響了。
△天王府模型
1863年12月21日,天京外圍要塞全部丟失,而天京城內也已經開始出現缺糧的情況,忠王李秀成建議洪秀全放棄天京,但卻被洪秀全拒絕。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飢之後病逝,洪天貴福繼位,一個多月後的7月19日,天京失守。
天京城破之後,太平軍在城內放火,意圖製造混亂伺機突圍,而曾國荃的湘軍更甚,“不料官軍一破城,見人即殺,見屋即燒,子女玉帛,掃數悉入於湘軍”(譚嗣同《北遊訪學記》),燒殺搶掠之後,湘軍更是放火大肆焚燒包括天王府在內的城內建築,“三日夜火光不息”,曾經輝煌一時的天王府就此化為灰燼。
雖然種種證據表明此火乃是曾國荃的湘軍所為,但官方說法卻並非如此,官方的說法是“夜半,自縱火焚偽王府,突圍走……國荃令閉城救火,搜殺餘賊”,也就是說火燒天王府乃是太平軍自己所為,曾國荃不但沒有放火,反而積極組織救火。
曾國荃火燒天京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掩蓋湘軍燒殺搶掠的證據。那麼天京城被攻破後,湘軍到底都做了什麼呢?
△湘軍
“一經湘軍之所謂克復,借搜緝捕盜為名,無良莠皆膏之於鋒刃,乘勢淫虜焚掠,無所不止,卷東南數省之精髓,悉數入於湘軍”(譚嗣同《仁學》),“破城之日,全軍掠奪……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餘萬餘人,秦淮河屍首如麻……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擔,又無窯可控者,盡遭殺死……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殺以為戲,匍匐道上……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老者無不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遠”(趙烈文之《能靜居士日記》)
雖然無法還原天京城被攻破後慘狀,但從以上字裡行間不難想象,天京城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狀。而根據清朝的規定,戰爭中俘獲的財物必須上繳朝廷,如今所有財物女子均被湘軍搶掠一空,而且就連他本人也奪取了諸多財寶,一旦朝廷追查下來自然不好交代,一把火將所有痕跡焚之一盡顯然是個最佳辦法。
朝廷對此不可能不知道,然而又能如何,不但無法追究,還得想方設法的為其遮掩,畢竟這種事情傳出去,無疑對朝廷的聲望是個嚴重打擊。
“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鴿飛”,湘軍攻破天京,太平軍在城內放火製造混亂,而湘軍更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之後又放大火燒掉了包括天王府在內的諸多建築,大火焚燒七天七夜之後,曾經富麗堂皇的天王府最終變成了一片灰燼。然而在正史記載中,曾國荃不僅沒有放火,反而成為了救火英雄。
△曾國荃
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鴿飛早在曾國荃攻陷安慶後,天京的形勢便已經岌岌可危,而當時間來到1863年,清軍各路兵馬開始向天京節節推進,蘇州、常州等地先後失守,太平天國的喪鐘終於要敲響了。
△天王府模型
1863年12月21日,天京外圍要塞全部丟失,而天京城內也已經開始出現缺糧的情況,忠王李秀成建議洪秀全放棄天京,但卻被洪秀全拒絕。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飢之後病逝,洪天貴福繼位,一個多月後的7月19日,天京失守。
天京城破之後,太平軍在城內放火,意圖製造混亂伺機突圍,而曾國荃的湘軍更甚,“不料官軍一破城,見人即殺,見屋即燒,子女玉帛,掃數悉入於湘軍”(譚嗣同《北遊訪學記》),燒殺搶掠之後,湘軍更是放火大肆焚燒包括天王府在內的城內建築,“三日夜火光不息”,曾經輝煌一時的天王府就此化為灰燼。
雖然種種證據表明此火乃是曾國荃的湘軍所為,但官方說法卻並非如此,官方的說法是“夜半,自縱火焚偽王府,突圍走……國荃令閉城救火,搜殺餘賊”,也就是說火燒天王府乃是太平軍自己所為,曾國荃不但沒有放火,反而積極組織救火。
曾國荃為何要火燒天京曾國荃火燒天京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掩蓋湘軍燒殺搶掠的證據。那麼天京城被攻破後,湘軍到底都做了什麼呢?
△湘軍
“一經湘軍之所謂克復,借搜緝捕盜為名,無良莠皆膏之於鋒刃,乘勢淫虜焚掠,無所不止,卷東南數省之精髓,悉數入於湘軍”(譚嗣同《仁學》),“破城之日,全軍掠奪……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餘萬餘人,秦淮河屍首如麻……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擔,又無窯可控者,盡遭殺死……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殺以為戲,匍匐道上……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老者無不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遠”(趙烈文之《能靜居士日記》)
雖然無法還原天京城被攻破後慘狀,但從以上字裡行間不難想象,天京城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狀。而根據清朝的規定,戰爭中俘獲的財物必須上繳朝廷,如今所有財物女子均被湘軍搶掠一空,而且就連他本人也奪取了諸多財寶,一旦朝廷追查下來自然不好交代,一把火將所有痕跡焚之一盡顯然是個最佳辦法。
朝廷對此不可能不知道,然而又能如何,不但無法追究,還得想方設法的為其遮掩,畢竟這種事情傳出去,無疑對朝廷的聲望是個嚴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