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煮周易

    《周易》中“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三聖到底是哪三聖?一、“易”的起源和發展簡史

    “易”的起源、產生和發展,經歷了遠古先人仰觀俯察、認地識天,刻劃擬形表達天地、抽象提升刻劃形態而成為符號、再賦予和不斷豐富符號意義,然後反過去用符號表達天地人的意義,並在其中形成許多規則,終至於文字出現、出現“易”書等等複雜的歷史過程。

    “易學”和“易”是兩回事。易學之興,有資料可證的,目前只有周易和孔傳了。前面我回答其它問題時談到有過《連出》遺蹟的出土,但可能損壞嚴重,未見公佈資訊。現在談的“易學”基本上都是《周易》、易傳的傳承和發展。民間的傳承或許有更多內容。

    基於此,再加上漢初朝庭設定“五經博士”直接把《周易》稱為“易經”。從此以後,《周易》就成了“易經”。“易”內涵就漸漸成了“周易”。這實際上在客觀上抬高了《周易》的歷史地位。同時,又因為《周禮》中記載的“三易”中另外兩易沒有實物或考古成果可證。這樣,易的起源、產生和發展幾乎又變成“周易”的起源、興起和發展了。

    於是《周易》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人物和關鍵事件的地位,就迅速在歷史上抬升起來。

    二、什麼是“三聖”“三古”。

    如前所述,“易”的起源、產生和發展經歷了漫歷史過程,其中有無數的先人付出過他們的時間精力和智慧。但是,“易”文化的傳承中,我們十分看重三個人。那就是伏羲、姬昌(周文王)、孔子。

    伏羲有將自然現象化為八卦象的功勞,歷來被視為八卦的創始人。

    姬昌“囚羑里而演義”也成為很多人的共識,他有將“易”演變為“周易”的他始之功。

    孔子晚年喜易,讀得來以至於韋編三絕,作《十翼》,有傳註解讀傳播周易之功。由於其它資料的缺失,儒學的興起和孔子聖人地位的絕對化,這個的歷史地位無上崇高。

    因而他們都成了“易”主要是指“周易”發展變化的三個聖人。

    “三古”的說法,就因為三個聖人而來。

    《易·繫辭下》:“《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漢書·藝文志》中說:“伏羲為上古,文王為中古,孔子為下古。”

    傳承下來,遂有”世歷三古”。

    三、此處“三古”之意,一般僅限講周易。

    “三古”到底是哪三古,在專講周易之外,是需要區別的,不可食之不化。

    比如:

    《禮記·禮運》中說,“始諸飲食” 唐 孔穎達疏:“伏羲為上古, 神農為中古, 五帝為下古。”

    如今史家所言“三古”取義又有不同,如:一般分為:

    上古期:先秦兩漢(公元3世紀以前)。中古期:魏晉至明中葉(公元3世紀至16世紀)。近古期:明中葉至“五四”運動(公元16世紀至20世紀初期)。

    等等。

  • 2 # 再生網

    “人更三聖”,即:伏羲、周文王、孔子。這個定位是十分正確的。而能夠作出這種定位的人,一定是大成就的修煉家。如若僅作為儒家的學者,難於明白三聖的內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縫劑含甲醛嗎?如果有,甲醛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