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祥和259593739

    內心去惡存善良,遇事先他自己忘,坦坦蕩蕩在道上,正念正行真亮堂,千魔萬魔(包括疼痛)把路讓,執著一點它就狂

  • 2 # 伊人憐夢

    在回答本問題之前,我認為先要明白“執念”的含義。

    執念,從字面上看,就是執著的念想,表示某一個人對事物的過度專注,過度追求,俗語所說的“鑽牛角尖”“認死理”。試想,如若不放下執念,怎能活的坦蕩?

    如何放下執念?

    佛說,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以自然。秋風落葉,春去春來,順其自然。我們人終究不是佛,不能超度一切!阡陌紅塵,物慾橫流;男歡女愛,情愛繾綣。墜入紅塵,豈能一塵不染?我們雖然不是佛,但可學佛,即學會放下,依然而行。

    放下,放下過度的對名的追求,對利的攀比;放下對情的過度專注,對愛的過度追求。在現實生活中,不因一名而鑽牛角尖,不為一利而認死理;做好自己,力所能及;傾心而為,終其自然。如此為之,方可活的坦蕩,瀟灑,無愧人生!

    當然,這裡執念也並非都是不好,執念往往是一種堅持,一種堅守。比如對理想的追求,對事業的堅守等,如若不能堅持,何談成功?但這種執念,則是另當別論。

    總之,凡事都有度,過而則不及。

  • 3 # 高山仰止1808

    所謂的執念,就是自己做過的事,幫過的人都記在心上,以‘’我‘’字為中心,對所付出的物件,有希望得到回報的心裡。因此,當未能及時得到報答,就怨聲載道,執著譴責。

    每個人做過的事,無論好事,還是壞事,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完完全全的回到你的身上,這就是佛門中常言的種其因必得其果。

    《金剛經》中說:‘’菩薩應不住相佈施……‘’,這個相就是‘’我相‘’,幫助了人不應貪著,要樂善好施,否則,就是有目的的幫助他人,也就不是菩薩所做。能做到‘’無我‘’,自然就學會了包容、感恩、歡喜心,也就能得到坦蕩的人生。

  • 4 # 今生緣1508884

    你們象吸血鬼一樣貪婪。有誰願意總是這麼傻嗎?現實不容納這樣事實,現在元首們都知道你是忽悠人,還會上你的當,他們的心情和我一樣。欺騙是多麼噁心的事情

  • 5 # 楊青69793464

    當一個人的基本生活設施都能夠平民化的時候,心裡就應該學會坦蕩,不要奢侈更高的水準,知足就會幸福,知足就會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ufc女子重量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