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門山財經
-
2 # 小黑看財經
這是一起典型的銀行內部人員利用銀行管理漏洞挪用儲戶存款的事件。
首先,客戶經理董某將儲蓄的銀行卡繫結上自己的手機。所以這個賬戶的後續資金進出都是董某在操作,由於儲蓄收不到短訊息,導致最終賬戶內的錢被轉走儲戶自己都不知情。
這已經屬於嚴重違背,中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的銀髮(2016)261號檔案:銀行和支付機構應當建立聯絡電話號碼與個人身份證件號碼的一一對應關係。光從這點來說,銀行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次,儲戶自己也有一定的責任。銀行卡更換過繫結手機,原繫結手機號碼肯定有提示,為什麼儲蓄自己不提高警惕?自己銀行卡的交易密碼為什麼會讓客戶經理董某知道,自己保管密碼方面是不是有所欠缺?每次銀行交易的憑單為什麼只聽客戶經理一面之詞就撕毀,而不是自己仔細看清楚資訊?
然後,銀行也有責任。董某和銀行行長坦白這個賬戶出現問題,銀行行長為什麼不報警?為什麼還不啟動內部調查程式,不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而依然任由董某繼續工作,就當這個事情沒有發生過一樣。
最後,經過媒體的介入,紀阿姨已經收到了董某退回的69.3萬元,剩餘部分的基金、信用卡、保險仍在和銀行協商中。
這件事告訴我們,任何事都要留個心眼,不要過於信任別人。如果這件事裡,當事人紀阿姨只要多留一個心眼,就有很多次機會識破這個騙局,也不會讓自己損失那麼多血汗錢了。
綜上所述,這是一起典型的銀行內部人員利用銀行管理漏洞挪用儲戶存款的事件。
#百萬存款失蹤倒欠13萬#
-
3 # 深度金融
本人在監管部門和銀行從業累計10年,這個問題我能回答。簡要回顧一下背景:紀阿姨從2005年開始,在建行(平頂山)煤炭專業支行開始存款。卡里原本應該有120萬,為準備兒子結婚,紀阿姨到銀行取錢。工作人員卻稱卡里沒錢,還欠了13萬。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原因很簡單,這位紀阿姨根本不具備保管120萬資金的能力,又盲目相信銀行員工,難免被有心之人算計。所謂,懷璧其罪,正是如此。
一、存款是怎麼失蹤的經查詢,紀阿姨卡內的錢,是多次被網銀轉出,但紀阿姨否認是自己辦理過網銀(有興趣自己看原文)。為什麼會被別人開了網銀,自己卻不知道?紀阿姨紀說自己眼睛近視,每次辦理業務打出來的小票,都當場撕掉了,因為銀行工作人員告訴她,留著不安全。
首先,缺乏最基本的金融常識。不存在小票(回執)不安全的說法,相反,它是保障我們權益的有力武器。大家去銀行辦理業務都會有小票,上面記載著銀行具體給我們辦理了什麼業務或者賬戶的資金餘額還剩下多少,這是存款人制約銀行的手段。如果紀阿姨認真核對或保管小票,銀行工作人員怎麼敢擅自給她辦理網銀業務或者劃轉資金,也就不會出現上述悲劇。所以,任何銀行員工誤導我們銷燬小票或者直接辦理業務不給小票,都是值得高度懷疑的,應該當場要求給予解釋。
其次,盲目相信銀行員工,別人說什麼她都信。上至行長,下至普通櫃員,都只是在銀行上班而已,只不過是工作單位不一樣,本質上跟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是上班族。銀行從業人員很容易獲得客戶信任,掌握客戶大量資訊,有機會和條件實施犯罪,這是很難抵擋的誘惑。要記住,人是經不住考驗的,在金錢問題上只能相信自己。
再次,捨不得掏錢辦理簡訊通知,因小失大。簡訊通知功能每個月僅需幾塊錢費用,就能及時知道賬戶資金變化情況,最大程度上保護我們資金的安全。每個銀行都有簡訊通知的營銷任務,通常櫃員都會在引導客戶辦理,但是老年人往往就是捨不得每個月幾塊錢的費用。
首先,可以肯定建行內部管理存在嚴重漏洞。任何一家銀行辦理信用卡業務,都會核實持卡人的身份資訊,驗證是否身份被盜用,也就是“借冒名貸款”。根據銀行管理要求,營銷信用卡和審批信用卡的人員不能是同一人,就是要防止營銷人員業務一手清,出現上述“借冒名貸款”情況。然而,在這個案例中,手機號和住址都是建行員工董某的,建行居然沒有發現,說明不管是營銷人員,還是審批人員都放水了,內部管理存在嚴重漏洞。有這麼明顯的漏洞,可能這還不是個案。
其次,紀阿姨的信用卡肯定也是被開通了網路銀行或者手機銀行。類似上面描述的存款被挪用的情況,這裡我就不展開了。
三、如何保障我們存款安全以我在監管部門和銀行累計10年的從業經歷,可以負責地說一句,只要銀行不倒閉,大家在銀行的存款是100%安全的。但每個存款人還是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財產安全。
第一,不要迷信銀行員工,錢是自己的,但也有很多人盯著他,你不用心守護,它就可能長翅膀飛走。第二,萬一存款資金被銀行員工挪用,大家馬上報警,記住是馬上報警,不要相信包括銀行在內的任何單位或個人的口頭或者書面承諾,要毫不猶豫地馬上報警,銀行100%會賠償。第三,大部分老年人真的沒有守護財產的能力,子女過分孝順反而可能害了父母。
最後,說一下對這個案例處置結果的個人看法,如果紀阿姨說的都是實話,賬戶裡的錢和信用卡的借款都是被建行員工轉走的,建行100%要賠償,沒有任何異議。 本人在監管部門和銀行從業累計10年,CFA持證,歡迎關注。謝謝!
-
4 # 賢思媽媽
百萬存款不翼而飛,還倒欠銀行13萬元,老太太感覺天塌陷了。紀阿姨:“這是全家人的心血,現在突然就不見了,建行把我的錢弄沒了”!
一百多萬存款沒了,紀阿姨又急又氣。而更讓她想不到的是,在查詢存款的來龍去脈時,她名下竟然還有一定的貸款和信用卡。
董某還說自己和紀阿姨是親戚,能協商解決好。紀阿姨到銀行辦理了網銀,董某知道密碼。不過,紀阿姨顯然否認了董某是其親戚,以及會操作、辦理網銀的說法。
對於這個事件,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的啟示/警示:
【1】這是銀行員工的純道德行為。就類似於銀行櫃員監守自盜,諸如揹著錢袋子跑路、作假賬盜取客戶資金等。所以,銀行方面應提升客戶經理一職的准入門檻,擇優錄取。
【2】類似這樣的事其實並不少,而基本上都是老人家對銀行業務不太熟悉,又過於相信他人,才會被忽悠還矇在鼓裡。所以,以後老人家到銀行辦理業務時,年輕人最好是陪著。
【3】去銀行存款的時候,千萬不能想當然的以為絕對安全,對於個人賬戶重要資訊,一定要保密才行。各類憑據,都不可輕易的撕毀丟掉。
-
5 # 夜雨如書
現在的年輕人習慣用手機支付,大部分人也沒有養成去銀行存錢的習慣,有錢了也是拿出一部分用來投資理財。而老年人則認為把錢存在銀行裡是最安全最穩妥的,所以他們大都有長期的儲蓄習慣。
不過,世事難料,這個本該最安全的方式竟然也會出差錯。
近日,河南平頂山的紀阿姨就遇到了這樣一件令她血壓升高、心力憔悴的事情。
從2005年開始,紀阿姨便在居所附近的建行(平頂山)煤炭專業支行辦理存款業務,像大部分老年人一樣,她也想為兒女攢下一份家業,一直是光村不取。
直到最近紀阿姨的兒子準備結婚,她準備到銀行取錢,這時才突然發現卡里的100多萬存款沒了,而且還倒欠銀行13萬。
經調查,是銀行職員董某違規操作,私自挪用了紀阿姨的存款,並用紀阿姨的相關資訊辦理了貸款和信用卡。
直到此時,紀阿姨才想到更多不合理的細節。
此前紀阿姨存款時打小票都是在銀行櫃檯上弄的,但是由於她有400度的老花眼,看不清小票,櫃檯工作人員以拿著不安全為由,都是當場把小票給撕了。
前半句說得還不錯,不會推諉,那就是要認真對待了,可是,後半句卻讓人有些看不懂了,怎麼這事情又成了“員工該承擔的責任他必須承擔了?”這豈不是另一種“員工個人行為”?銀行方面難道不打算為此擔責嗎?
網友看法一:其實銀行職員犯什麼錯跟儲戶沒關係,那是銀行內部的事,因為儲戶把錢存入了銀行而不是銀行職員個人賬戶,所以銀行應該先賠償儲戶的錢,你怎麼調查職員怎麼處理是本單位內部的事,跟儲戶沒關係。
網友看法三:在普通人眼裡,我們存錢就是存到銀行,而不是存到銀行員工那裡,銀行這樣回覆是不是想要賴賬違法?
還有網友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建議銀行櫃檯只辦理存取款業務,理財產品另設門店,讓儲戶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辦理了什麼業務。
根據《商業銀行法》第六條的規定,商業銀行應當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侵犯。若違反了該義務規定,商業銀行就應對此承擔不利後果。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這位銀行職員董某竟然把儲戶的確錢私自挪用投入到一個“網賭”平臺,而且至今還抱有“返本”的幻想。
拋開董某違法挪用儲戶存款不談,她作為一個銀行職員竟然沒有最基本的常識,連正常投資理財和賭博都分不清楚,真心令人詫異。
話說,這也再次給我們提了個醒:去銀行存款時,千萬不要聽那些經理的忽悠購買什麼理財產品,估計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推銷給顧客的是什麼玩意。
-
6 # Java實用技術
經查發現,信用卡所預留的手機號和住址均是銀行工作人員董某的。
從建行打出來的流水明細上可以看到:
2019年3月17日,轉出了一筆十萬的資金,去向是一個廣州邦泰科技諮詢公司。
2019年3月17日,又轉出了一筆十萬的資金,去向還是廣州邦泰科技諮詢公司。
老人女兒表示,這個公司他們從未接觸過,也沒聽過。
2019年3月29日,賬上的40萬資金又被轉向了康某某。
老人女兒表示,這個人,他們完全不認識。最終,這前後轉走的六十萬資金後期都沒有回來。
紀女士介紹,考慮到家在上述支行附近,她和丈夫便把多年積蓄存進該行。她多數是存錢,很少取錢。董某一直是她的客戶經理,發現賬戶異常之前,她十分信任董某,對方經常向其推薦可以賺錢的理財產品。通話錄音顯示,5月5日,董某對紀女士說:“你女兒是不是回去上班了?不在家吧?你的賬戶,只有我和你能動得了,我轉了60多萬走,能要回來,你放心。我這幾年過的不順,只想向我老公證明,我能賺錢。”
6月3日上午,董某在電話中對行長王亞飛說,紀女士是她的嫂子,這是親戚之間的事,能協商解決好。紀女士本人來銀行辦理了網銀,她知道密碼。但紀女士否認了董某是自己親戚以及會操作、辦理網銀的說法。6月3日下午4時許,董某向上遊新聞記者解釋了每筆流出。她介紹,轉入320萬,辦理305萬貸款,接著又轉出625萬是為了完成任務,用紀女士的賬戶走帳,獲得了紀女士的同意;辦理40萬原油期貨業務,也獲得了紀女士的同意;2018年8月3日,轉出5萬元至康某賬戶,是為了歸還其欠下的貸款,算是借,獲得了紀女士的同意;2019年3月17日至2019年10月23日,分7次從紀女士賬戶上轉走共計69.3萬元,是代紀女士投資,獲得了紀女士的同意。
對於董某的上述做法,紀女士表示其完全不知情。解釋完之後,董某掏出手機,指著一個網站頁面說,投資出去的錢能要得回來,平臺有10週年返還計劃。頁面上寫著“彩票投注”字樣後問董某,這是不是賭博網站?把錢投進賭博網站了?董某不迴應也不讓人檢視頁面,只說這是“投資平臺”。經反覆溝通,下午5時許,董某打開了“投資平臺”。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該平臺名叫“彩運8”,是一個網賭平臺。直到此時,董某才說出實情,她通過網友瞭解到“彩運8”後,跟著網友給出的號碼購彩,小有盈利,後來虧損很多。直到現在,她每月還充值約1000元。此舉是為了保住賬戶,才能被納入10週年返還計劃。
對此,董某並未正面回答。目前,建行河南平頂山分行紀檢監察部門已介入調查。
這個事情,建行這邊相關部門已成立調查組調查,正在對賬,瞭解情況。 第一,有人管。 第二,也是在落實過程中。 第三,放心,這個事情他們不會推諉,姓董的員工他確實是建行的員工,如果說是員工該承擔的責任他必須承擔。
瞭解完事件的前因後果,有網友不禁想問手底下員工挪用客戶存款,居然不先主動承擔客戶損失,再自己單方面去追責,而是去分析員工該承擔什麼責任,然後讓員工去賠償客戶損失。如果該員工賠償不起,豈不是這錢打水漂了?
多名銀行業內人員指出,此事暴露出了建行管理的失職。業內人士介紹,625萬的轉進轉出,是明顯的虛存虛貸、虛增存款規模。此外,2016年9月30日,中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的銀髮(2016)261號檔案指出,從2016年12月1日起必須執行:銀行和支付機構應當建立聯絡電話號碼與個人身份證件號碼的一一對應關係。但是紀女士名下的貸款和信用卡,留的不是本人電話,電話實際使用人卻是其客戶經理。儲戶的存款存在銀行後,就與銀行之間形成了一種儲蓄合同的法律關係。銀行作為儲戶存款的保管機構,應該向儲戶提供安全保障,包括賬戶安全、資訊保安等。同時,銀行對存款的安全有法定的監管義務與安全保障義務。關於銀行對儲戶的安全保障問題,中國《商業銀行法》就有明確規定。
《商業銀行法》第六條的規定,商業銀行應當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侵犯。若違反了該義務規定,商業銀行就應對此承擔不利後果。《商業銀行法》第73條規定,商業銀行違反本法規定對存款人或者其他客戶造成財產損害的,應當承擔支付遲延履行的利息以及其他民事責任。
有意思的是,今年以來,建行罰單不斷、醜聞不斷。近日,據銀保監會公告顯示,建設銀行被遼寧銀保監局罰款130萬元,這已是該行年內第三張百萬罰單。而據深藍財經不完全統計,建設銀行2019年全年的百萬罰單才3張。截至2020年5月26日,建設銀行已收到銀保監會45張罰單,累計罰沒1577萬元,與2019年前5個月共60張罰單相比,罰單數量雖有所減少,但其罰沒總額已超出136.1萬元。
現在的錢大家是放在銀行裡還是放在其它平臺?
-
7 # 金俠財經
現在生活中推出了很多存錢或是可以購買的基金類產品,也可以說是儲存資金的一個平臺,但是對老人們來說還是銀行最穩妥。有錢大家也都會存到銀行去。雖然利息不多,但是對老人來說最重要就是安全、穩妥。可是近年來銀行也總會出現問題,甚至有的銀行讓老人大半輩子存的錢不翼而飛了。這可讓那些習慣到銀行存錢的人感受到不安了。這位錢財不翼而飛的女士被稱為紀阿姨,當初選到這家銀行也是看著離家近。想著銀行都是差不多的,也就直接把錢存到這個銀行了。從2005年開始老人一共存進了累計120萬的存款,本來就是給兒子結婚用的錢,卻沒想到要用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錢都不翼而飛了。更讓紀阿姨吃驚的是,自己的賬戶還倒欠了銀行13萬元。
-
8 # 鬱金香137652766
百萬存款失蹤還倒欠13萬到底是怎麼回事銀行是怎麼操作的?
看了一下新聞這個情況是被銀行一工作人員用存款客人的身份證辦了一張信用卡。轉走了100萬存款還倒欠銀行13萬。
回覆列表
事件簡單回顧:河南平頂山紀女士從2005年開始,便在家門口建設銀行平頂山煤炭專業支行存款,至今銀行卡餘額有120萬左右。近日因為兒子結婚去取錢,結果發現銀行卡里,不但一百多萬存款沒了,而且還倒欠銀行13萬,真是晴天霹靂。
為什麼存款一分沒了,又為什麼還倒欠銀行13萬?
事件分析:
紀女士的存款是如何轉走的?根據媒體報道,以及對銀行流水的核實,幾乎所有的錢都是由該行客戶經理董某通過網上銀行轉出。其中,有轉給個人的,也有轉給其他公司的,還有轉入一家名叫“彩運8”的網賭平臺等,按照董某說法是在“投資”,總之一來二去紀女士的存款就沒了。因為紀女士與董性客戶經理比較熟悉,並且因為視力不好,所以幾乎每次存款都由董某協助辦理,並告知存款小票(業務回執)沒有用處,所以全部撕毀。
眾所周知,只要掌握了網銀的U 盾和密碼,銀行卡的錢就相當於自己的,可以在任何一臺電腦上隨意轉出,如入無人之境,持卡人根本無法控制,如果沒有開通簡訊服務,就完全毫不知情,更不能及時阻止盜取的發生,最終釀成悲劇的發生,這就是紀女士存款離奇“蒸發”的原因。
其次,又為什麼倒欠銀行13萬呢?簡單來說,主要是以紀女士名義辦理的銀行貸款和信用卡。
上文已經提到,董某為了以後“下手”方便,提前將紀女士銀行預留手機號變更為自己的手機號碼。然後將紀女士的部分存款辦理了質押貸款,以及信用卡,然後進行透支,達到所謂“投資”目的。案發時,顯示紀女士仍然欠銀行13萬,就是這麼來的。
1.在紀女士毫不知情以及授權同意下,貸款和信用卡是怎麼來的?按照貸款和信用卡管理辦法,銀行完全沒有履行風控措施,且存在嚴重漏洞,責任理所應當應該全部歸銀行,與紀女士沒有毛錢關係。
2.據信息顯示,董某操作紀女士賬戶流水高達600多萬,銀行作為管理者,難道毫不知情?而且董某還冒名在本行貸款和申請信用卡,可見員工日常行為排查工作形同虛設,沒有嚴格履監管機構的要求。
3.儲戶紀女士盲目信任銀行工作人員,實屬不應該,更不應該將網銀和密碼交給他人管理,但願能引以為戒。
據後續訊息,通過媒體曝光以後,董某已經退回紀女士部分欠款,未還部分仍在追討之中。但令人納悶的是,案發後董某為何繼續上班,而不是繩之以法?盜用儲戶資金上100萬,豈能一退了之,那我們的法律又是用來幹嘛呢?銀行的管理尺度是否過於寬鬆?如果以這種態度“關心體貼”員工,勢必養虎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