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椰子味薯片

    我就是學醫的女孩子啊~個人感覺還是應該讀博的,而且目前的規劃也是會讀博。

    學習本來就是一條特別漫長的路,本科階段就比普通本科多一年,之後再是讀研,進了醫院還要規培,真的可以算是用整個青春在讀書,所以很多人都想著讀研就已經這麼費時間了,所以在讀博的考慮上有些猶豫,而且另一方面,在上學期間基本是沒有收入的,所有生活來源基本是靠家裡在支援,很多人讀博讀到快三十歲還在啃老,想必很多人不能接受這一點。

    之前我也有過這種顧慮,但是換個角度想想,學醫本來就是一個理論加實踐的過程積累,排除少數天賦異稟的人之外,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學的知識越多,對未來的保障就越大一點吧,而且現在醫學專業讀研,基本成為一種常態,競爭也只會越來越激烈,選擇讀博保障也更大一點。

  • 2 # 帥小西De

    在細分專業之前,女博士的社會認可有不少偏頗之處。

    我讀博的時候,博士師妹比師弟多。在師妹迷惑的時候,我的導師說的比較多的是:“覺得你讀博不划算、嫁不出去的人,在你讀博的一刻,其實你們已經錯開,很少有交際。今後不再是他們看不上你,而是你看不上他們。”我把這句話同樣送給題主,希望可以解決你內心的疑惑。

    選擇讀研讀博的時候,你需要想明白自己未來怎麼走。讀博的話,需要你熱愛自己的專業,有讀博的想法,覺得可以堅持。在決定讀博的時候,也需要和家人溝通,相比就業,博士期間的補貼只能養活自己。醫學類的專業,比如臨床的話,本科4年和碩士3年的學習實踐實踐太短啦。醫學院校的泰山級協和醫學院就採用臨床8年制的培養。其實,你注意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醫學類的女博士群體不少。我的鄰居和我差不多年紀,就是湘雅醫學院的面板科博士,留在湘雅已經是主治醫師。

    有機會的話,去國外醫學院讀個博士,做好中西醫學的融合,提升自己的眼界和能力。再回國的時候,可以幫助更多生病的人。

    圖片是北大醫學女博士樊燦燦,在17年她和理工海歸男的愛情故事在網路熱傳,她給我們詮釋了什麼是愛情視野雙豐收。

  • 3 # 走過的地方丶青苔

    我不認為繼續深造是件好事。因為在我看來,醫學這東西確實需要深厚的書本知識,本科學歷已經是最起碼要求了!沒有理論的積澱,實習操作也是麻煩事,只能說你不能勝任工作!

    但是,學到研究生,理論知識已經掌握的可以了,繼續學習只是圖個文憑罷了,這時候需要操作,去醫院實習是最明智的選擇。

    我有一個同學,護士專業,本科畢業,現在在醫院實習生不如死,每天加班累死累活,工資一個月300。我問他原因,她說學校根本沒講到多少理論知識,大部分東西都是在醫院學習的!其實,他自己也說,繼續學習也許是正確的選擇!

    同時,我問了醫學專業幾位博士,他們如實的告訴我,研究生在國內已經可以了,博士只不過是對自己職位規劃好一點!論工作能力來說,博士沒必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歌曲可以唱給兄弟姐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