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挖掘機式遂發槍
-
2 # 戰略論
蘇軍在突破德軍的第聶伯河防線時,確實在主攻方向的選擇上對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達成了欺騙效果,但是這並不是蘇軍最高統帥部一開始就已經計劃好的,而是在戰役的過程中準確的抓住戰機,大膽的改變原進攻計劃,並透過良好的隱蔽措施最終達成了這一偉大的勝利,不僅烏克蘭的首府基輔落入蘇軍手中,德軍試圖依託第聶伯河這一天線阻止蘇軍進攻的企圖也徹底破滅。
簡單的來介紹下這一戰役的過程,庫爾斯克會戰結束後,蘇軍隨即對德軍的中央和南翼戰線展開的全線的反攻,在曼施坦因的克魯格的建議下,希特勒最終同意了德軍做全線的戰略撤退,退至第聶伯河一線。這應該是德軍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撤退行動,也是最危險的一次,因為蘇軍一直在進行追擊,一些機械化部隊甚至已經越過了正在後撤的德軍步兵衝往德軍得大後方,德軍時刻都處於覆滅的威脅之中。不僅如此,更加嚴重的是德軍沒有多餘的兵力去守衛第聶伯河防線,只能是待前線的部隊撤回來後立刻沿第聶伯河一線展開進行防禦,而蘇軍又僅僅跟在德軍的後面,這造成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況,那就是蘇軍幾乎是和德軍同時渡過了第聶伯河,在德軍還沒有來得及佈防之前,蘇軍就已經在第聶伯河西岸建立了幾個登陸場,其中最大的就是布克林登陸場,利用這一有力態勢,蘇軍最高統帥部決心從布克林登陸場發起一場龐大的進攻,蘇軍強大的坦克部隊將突破德軍的封鎖,進而轉向北和西北從後方迂迴基輔,解放這一重要的交通樞紐,隨後再向西南方向進攻,圍殲德軍的南翼集團。
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對於蘇軍在布克林不斷髮起的大規模進攻,判斷蘇軍的主要進攻方向在這裡,因而將大部分的裝甲部隊都投入到這裡,從而徹底封鎖住蘇軍。蘇軍初期的一系列進攻失敗後,逐漸認識到在布克林難以取得一場預期的勝利。就在這個時候,蘇軍的一支步兵單位在基輔的北面,柳捷日村附近奪取了一個小型登陸場,蘇軍迅速向這裡投入了一個坦克軍的兵力阻止了德軍的反擊並擴大了登陸場,蘇軍最高統帥部果斷的將主攻方向從布克林登陸場轉移到了柳捷日登陸場,也就是說從基輔的南面轉到了北面,從而避開了德軍重兵防守的南部防線。
已經在布克林集結的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和數個步兵軍以及炮兵主力的強大兵力開始消無聲息的向柳捷日轉移,路程長達120英里,而且蘇軍需要兩次渡過第聶伯河,還要渡過傑斯納河,為了不讓德軍發覺,蘇軍所有的轉移行動都夜間進行,並且將部隊的通訊裝置都留在布克林登陸場,以給德軍造成蘇軍主力仍在的假象。那些已經撤走的坦克和大炮用假的模型替代,蘇軍甚至仍舊在擴建布克林登陸場的橋樑以讓德軍誤以為蘇軍還要向布克林投入更多的兵力。這這些措施完全誤導了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認為蘇軍的主攻仍舊在這裡,他們沒有撤離布克林附近的任何部隊,甚至還有所加強。
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集結於柳捷日登陸場的強大蘇軍一舉突破了防禦薄弱的當面德軍防線,並向縱深挺進,德軍有限的預備隊無法封閉這一寬大的缺口,防線已經崩潰,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不得不被迫進行全面的撤退以避免陷入合圍,蘇軍取得了第聶伯河系列會戰的最後勝利!勝利的關鍵就是在於蘇軍在主攻方向上達成的戰略突然性,即便是曼施坦因這樣戰略大師也沒能識破蘇軍的“欺騙”手段。
回覆列表
一九四三年年未時,蘇聯人和德華人都在利用冬天的大雪紛飛,收拾收拾自己的部隊醫院,整頓自己的輕傷以經大部分身體能自由行走的傷員迴歸建制。
蘇軍連中亞地區的少年都動員起來參軍了。
一個庫爾斯克戰役後千蒼百孔的南方戰線交給了曼施坦因元帥,這時候的元首對他以經沒有了以前的信任。撤回到第聶泊河後,“南方“群集團軍迫切需要的補充兵員被送到了西線,在那裡被和空軍抽出來的"戈林師”一塊編配成一個個師,對抗盟軍海空軍和登陸上岸上慣了的英美大兵。
在43年Ⅱ月3日下達的元首51號指令中,元首指出,蘇聯的威脅還在,但是西方的威脅更大。德軍在烏克蘭戰線留下來的橋頭堡是一切爾卡瑟突出部,蘇軍對這個突出部是如梗在喉,必須除之而後乀快,要知道他們對面的對手是大名鼎鼎的曼施坦因,從41年開始他們多數人都吃過這傢伙的虧。
加上蘇軍總情報局諜戰工作做的好,德軍總部的調動蘇軍幾乎是同步知道,這樣才能解釋通蘇軍的戰鬥力強大到不可思議吧!斯大林在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實踐中,不再硬性插手製訂戰役方向,隨然地聶泊河畔的蘇聯第三大城市基輔是他心裡的痛處。蘇軍烏克蘭方面軍第一方面軍是瓦圖京大將指揮,烏克蘭第二方面軍是科毀夫元帥指揮。他們在烏克蘭泥濘不堪的冬春季節冒著運輸不便的壓力∮,集結了坦克第五軍等蘇軍最好的裝甲軍,在科爾孫地區,(德國稱呼為切爾卡瑟地區)包個大的紅包,將德軍第十一集團軍包圍在了切爾卡瑟地區。
德軍總部驚魂未定的發現蘇軍補充預備隊的能力又重新提高了,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蘇聯的冬春泥濘我在以前介紹過,東普魯士總部的指揮和戰區指揮官的解圍意見總擰吧。先期德軍是從東南方派裝甲部隊主攻解圍,攻擊了半天看看進展不大又重新把部隊(裝甲師)轉向調整到西南方面的雷相卡地區。德軍的裝備又重新被烏克蘭大地的泥濘不堪驗證了一下,報耗過半。
好在德國軍隊不是蓋的,以502重灌甲營為首的解圍部隊,在貝克搏士的帶領下,在2月19日奪取了雷相卡和239高地,’但是隨後該虎式坦克營由於孤軍奮戰,受不了蘇軍坦克兵的死亡衝鋒,了被迫退守黴相卡。曼施坦因也越過元首的訓誡,真是個對士兵們負責的指揮官,)直接讓第十一集團軍群撤退了,在刺刀和馬刀的搏擊下,集團軍群逃出來了約3`8萬人,屍橫遍地的239高地下全部都是德軍士兵們的屍體,當然還有蘇軍步兵的屍體,這就是導致曼施坦因元帥下課的切爾卡瑟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