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御品味

    三歲後孩子不聽話就得好好教育了,這時候孩子是定型期。以引導為主,三歲的小孩講道理意義還不是大大。適當加以“棍棒”也是有必要做手段(注意是適當),這個方法比較直接讓他有所體會收斂。有些原則一定要尊守,不能遷就。一旦有了好的“習慣”,孩子也就有規矩了。

  • 2 # 退醒

    謝謝提問我!三歲寶寶很不聽話,我本能的反應是個偽命題,印象中開春後不久,下了一段時間的雨,小區裡到處是積水,寶寶要踩水,哪裡水深,踩哪裡,那個歡喜,那個笑聲,現在想起來,悅耳不減當時。鞋溼了,襪溼了,褲子溼了,且樂此不疲,髮梢上都有汗珠子,我提醒他,也告知他可能的結果,直至水蕩蕩全踩遍,晚上就發燒。這是聽話還是不聽話,我根本就沒在意他的“不聽話”。生活的快樂來自個體的體驗,而不是別人的指令。這樣的例子太多,前幾天騎車,告訴他水池的斜坡不能斜著騎,可以直衝上去,他不聽,摔個人仰馬翻。也沒強調是不能話的結果。把這點定位準了,再來談如何教育比較妥當些,具體辦法,一個師傅一個法,一個和尚一本經,就沒必要囉嗦了!我是三歲開始給寶寶定規矩的,他能接受指令了!就到這裡吧!

  • 3 # 巧妙媽育兒

    2—3歲是幼兒期的第一個叛逆期,也是孩子爭取獨立,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也就是說,這個時期的寶寶,會不斷地去探索和了解未知的世界,不斷挑戰對他的各種限制,不再服從養育者的每一個命令和安排,由此說明寶寶不聽話是正常的心理發展,父母無需焦慮,可以這樣去引導和教育:

    1.理解寶寶做某一件事的動機,尊重孩子的選擇。

    因為對孩子心理發展的瞭解,當孩子每次不聽父母的話時,就要試著去理解他們的動機,給予寶寶支援。當他們成功時給予表揚,需要幫助時,提供幫助。

    2.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

    為了發展孩子的獨立性,寶寶會遠離父母的視線去探索,夠不著的地方也會嘗試去摸索,總想搞明白這是什麼。父母不要因為擔心寶寶的安全,在後面追著喊,這不能碰,那不能摸,而是把家裡存在的安全隱患移出,換上安全的物品讓寶寶去探索。

    3.給寶寶選擇的權利。

    有時候,你會發現寶寶什麼都想要,這時候,可以給寶寶提供兩種選擇,二選一。這樣的引導會讓寶寶懂得,生活有時候是會有選擇的,想擁有這個,就不得不放棄另外一樣,沒有絕對完美的事。

    4.對於寶寶無理要求,面對他們無理取鬧時,釆取“暫停”。

    當然,為了保護寶寶獨立性的發展,也不能什麼事都滿足孩子。當他們提出無理要求時,我們要反對。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時,要按下“暫停”鍵,不予理睬。等寶貝情緒穩定後,才告訴他什麼樣的要求是合理的,什麼是不合理的,讓孩子學會處理情緒。

    總之,三歲寶寶不聽話,媽媽無需煩惱,而是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去理解他,支援他就好。養育孩子是件幸福且辛苦的事,慢慢來,陪孩子順利度過每一個發展階段。祝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男生說喜歡你,卻不跟你談戀愛,說害怕分手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