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逆境求存
-
2 # 回憶青春一去不復返
因為做的好的,有錢了肯定不想讓後代再去做這行因為懂的這行的辛苦,還有一種就是沒有賺到錢不出名的肯定也不會讓後代繼續步入後塵
-
3 # 娛樂七分熟
確實是有道理的。
這和郭德綱說的那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十分能耐全使盡,後輩兒孫不如人。其實家族式的曲藝傳承,和個人從業很相似。都會有萌芽期,發展期,巔峰期,當然也會有疲勞期。
每一代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雖然打小有相聲氛圍的耳濡目染,但畢竟人各有志,說是他的選擇,不說也是他的權利。像馬季先生的兒子馬東,如今當了主持人,和相聲算是徹底斷了。馬三立的孫子馬六甲,深得兩代人真傳,也是照樣沒走上曲藝這條路。
還有就是很多前輩對於相聲的創作對很多小輩來說算是高山仰止一般,在他看來,我再怎麼拼,也達不到您的高度。反正有您在,曲藝差不到哪去。我還是找我自己喜歡的去吧。這也是一種心理。這就是後輩兒孫不如人的出處。
原話的意思就是,您有能耐,使就行,但別使盡了。多少給後代留點餘地,別讓他們壓力太大。壓力大,他們就選擇不說了。我明知道達不到您的高度,還一直在您的影子裡活著,很多人會不舒服,感覺是種束縛。時間一長,也就真成了說不過三代了。
像郭德綱現在就有意的調低作品的高度,只是維持了原先的水準。所以很多人說郭德綱江郎才盡,沒新作品了。別忘了,他可是被馬東評為驚為天人。這說不定就是郭德綱留給後人的生存智慧。
人常說,富不過三代,說的是再有錢的人家,到了孫子這輩都得開始落魄,這個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在相聲行裡,有一些相聲世家如今傳世也有好幾代了,第三代還有第四代的孫子們在相聲界的表現則各有千秋,普遍的現象是都沒有超過爺爺輩成就的,所以說,任何事情或標準沒有絕對的。
舉個例子,大家看看看相聲大家族馬家的“孫子”們吧!
馬家相聲傳了四輩,所以說如果要按孫子輩論的話,馬志明可能是所有“孫子”裡說相聲最好的一位,沒有之一同時不接受反駁。不過本著平衡的原則,馬家的爺爺輩還是從馬三立開始算起吧。
馬三立有兩個孫子說相聲,馬六甲和馬小川。馬六甲是馬志明的兒子,馬小川是馬志良的兒子。馬小川師父是常寶豐,等於馬三立成了馬小川的師爺。馬六甲師父是王鳳山,等於馬志明成了馬六甲的師叔。
這兩位“孫子”都說過相聲,但現在也都有自己的工作。真論起說相聲的水平來,馬六甲要強過馬小川一些。馬六甲從小就拿過獎,但馬三立始終不同意他說相聲並從中作梗,後來馬六甲考北方曲校落榜,也不知道這事有沒有馬三立的“功勞”。馬六甲現在單位在消防部門,偶爾也說相聲,應該說還是有家傳範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