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02086823712

    1、幼蟲的繁育技術

    幼蟲生長期一般為120~180天,在適宜溫、溼度條件下生長期為90~120天,平均生長期為100天,一般蛻皮10~15次。幼蟲初期生長很快,2~3周可達5~10毫米長,4~5周便可達50~60毫米長。幼蟲飼養前期以精料為主、青料為輔,後期以青料為主、精料為輔。

    未成齡幼蟲要多喂青菜,這樣對後期蛹和成蟲的生長髮育有利。有的老齡幼蟲在蛹前期食慾表現較差,可加餵魚粉,以促進化蛹時間一致。飼養過程中要根據蟲體密度及生長速度及時分箱飼養,以免相互殘殺。夏季氣溫高,空氣乾燥時,需少量多次投放菜葉、瓜果等,以保證飼養盆內的溼度。

    2、蛹的繁育技術

    蛋白蟲具有比黃粉蟲更強的互相殘傷取食的習性,因此需將化蛹的幼蟲(不愛活動、蜷縮、面板光澤度差)挑出單獨放在一個飼養盆中;也可將每個要化蛹的幼蟲單獨飼養,使之更快地化蛹。挑出的蛹可按不同日齡分別放在撒有1釐米厚粗麩皮的不同羽化箱裡羽化,放蛹厚度以鋪平1~2層為宜,過厚會引起蛹窒息死亡。

    放蛹後每天要檢查,隨時除去變黑、變紅和軟化的死蛹,以防止蛹感染病毒。蛹的羽化適宜溫度為25~30℃,溼度為65%~75%。在20℃以上時,經過6~7天后就羽化為成蟲,羽化過程中要及時挑除死蟲、傷殘蟲和羽化皮。對羽化後的成蟲,在蟲體體色變成黑褐色之前,就要轉到成蟲產卵箱飼養。

    3、成蟲的繁育技術

    成蟲階段為大麥蟲的繁殖期,飼養成蟲的目的是使其產大量的蟲卵。雌、雄成蟲的投放比例為1:1。

    成蟲飼養密度為1000~1200只/m²。成蟲羽化後6~11天開始產卵,蛹羽化為成蟲後兩個月內是大麥蟲產卵盛期,要注意加強營養和管理,每天餵養1~2次。

    先均勻撤上厚約1釐米的麩皮或混合飼料,再撒上拌有碎青菜的麥麩,以提供水分和補充維生素,隨吃隨放,保持新鮮,切忌過量,以免溼度過大、瓜菜腐爛、麩皮受潮黴變,致使成蟲生病,降低產卵量。

    4、卵的繁育技術

    蛋白蟲卵主要利用產卵篩收集。在飼養盆上先放自紙,白紙上撒一薄層麩皮,再放置產卵篩。成蟲有向下產卵的習性,產卵時產卵管穿過鐵紗網孔,將卵產到紙上或紙與網問的飼料中。接卵紙一般每三天更換1次,產卵盛期或產卵適溫季節最好每天更換1次,次序是先換接卵紙,再新增飼料。

    成蟲產卵盛期後,部分雌成蟲逐漸衰老死亡,剩餘的雌成蟲產卵量也顯著下降,所以應適時淘汰,以免浪費飼料、人工和佔用產卵盒。換接卵紙時,要將同一天收集的紙疊放在同一個幼蟲盒(孵化箱)內,讓卵自然孵化,7~10天即可全部孵出幼蟲,然後將接卵紙逐一抽出抖掉幼蟲,讓其在孵化箱繼續生長髮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中“三藏真經”共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