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君非衣然

    不良的生活習慣是一朝一夕慢慢養成的,可能之前孩子是幼兒園階段家長並沒有重視,現在升入小學一下子就感覺不對,一步步引導孩子,不愛起床是不是睡的太晚,讓孩子自己選一個喜歡的卡通牙刷牙膏,慢慢引導。

  • 2 # 珞佟談心

    做事拖拖拉拉,這是個不好的行為習慣,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條件的。

    首先,應該回顧一下,孩子是一直都拖拖拉拉,還是從某個事件或時間點開始有了拖拉墨跡的現象;

    弄清楚孩子拖拉的原因,如果不是先天的性格因素,就應該坐下來和孩子談談,心平氣和地談,瞭解下他不願意的真實原因;

    1. 如果就是習慣不好,家長可以從這幾個幫助孩子改善,學會時間管理:

    提前和孩子溝通好起床、出門的時間,如果他不能按時出門,或者自己去上學,或者就不要去上學了;如果他能做到按時或者是速度明顯提升,那麼可以給孩子一點鼓勵或實際獎勵;

    等孩子能認識到拖拉的壞處後,家長和孩子可以達成抗拖延聯盟,共同學習時間管理,用行動說話,為行為負責。

    進一步強化時間管理意識,比如:

    規定上床睡覺的時間,如果到了時間點,即使作業還沒做完,也要按時睡覺,第二天要為自己的作業完成情況負責;如果能集中精力,快速完成作業,給予肯定或小獎勵,比如可以用剩下的時間玩半小時遊戲或看一小時自己喜歡的閒書等;

    開設家庭小遊戲。家長和孩子約定在某個時間段內,完成某項小任務。看誰完成的快,還好,贏家給予獎勵,輸了的給小小的處罰;

    ……

    2. 如果是因為客觀原因,那麼家長也要重視,幫助孩子面對和解決問題。

  • 3 # 大眼心語

    孩子的時間觀念越早要求越好,越早培養越好。

    另外,起床,洗臉刷牙都應該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範圍了。

    如果是我的孩子如此,我不會幫忙,也不會多說什麼,只要他自己不覺得到了上學時間或吃飯時間什麼都沒做好,自己不著急,餓了肚子上課或是蓬頭垢面出門到了學校不覺得丟臉,我會允許他自己為自己行為的後果早早負責。

    基本家庭裡大家都有自己一定時間做什麼事,需要互助和應該獨立的都是明白的。

    每個人自己為自己負責,然後不影響大家的生活。

    不會多說,也不會催促什麼,說再多不如他自己一次這麼承擔了後果就記憶深刻了。

    我的外甥就是如此,吃飯需要喊很多遍,起床也是,後來我就調好鬧鐘,只叫一次,是面向所有人的。

    誰不來吃飯不做該做的事,到時間我會結束該結束的部分。

    結果,小傢伙衣服沒扣好到學校鬧笑話,沒來得及吃早餐結果中午回來二話不說吃飯很積極。

    從那以後,一回來自己就做作業,吃飯他自己跑來問開飯時間,然後自己安排該做的事。

    比起他母親成天講很多遍然後又幫孩子很多,孩子越來越皮,什麼毛病都出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親戚介紹了個女孩說想見一面,到底要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