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吹雪無痕1224
-
2 # 清風竹影1166
我是先練<<十七貼>>一段時間後再練的<<書譜>>,而後便是兼練,再後期主要還是練習<<書譜>>。個人覺得還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比較好。
唐代孫過庭的<<書譜>>不僅僅是本草書範本與上乘的書論,更是本絕妙的美文,讓人百讀不厭,以至於想要將全文牢記於心。
-
3 # 如石書藝
一般認為,王羲之《十七帖》和《書譜》都是學草書入門法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經典之作,它是一部彙集,真跡無存,根據唐摹本刻之,尚有部分摹本墨跡傳世,如《遠宦帖》、《遊目帖》等。
而《書譜》是唐孫過庭的草書經典墨跡,孫過庭是“二王”忠實粉絲,四體皆以“二王”為楷模,尤其是草書,得其真諦。正如米芾所說“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
故學草書,臨十七帖為首選居多。但因其為刻本,難辨起筆法,米芾一直認為,碑刻不可學。啟功先生說:“要透過刀鋒看筆鋒,”這對於一般書法愛好者而言,很難達到,筆法筆勢一時無法判斷,就難以下手。可選其中部分墨跡本如《遠宦帖》、《遊目帖》,作為臨帖參考,也可選《書譜》作為參考。
(1)點畫筆法。十七帖是信札形式,書寫者無拘無束,信手書之,但因王羲之草書功力深厚,法度謹嚴藏於字中,看似隨心所欲,實乃風規自遠。雖為草書,源於章草,行筆如行、如楷。點畫靜中有動,筆斷意連。一是起筆迅疾力大,落筆入紙便以形成筆勢;二是行筆內斂沉著,既勁挺遒健又流暢而恣美;三是收筆或斷,或順勢,或連下一筆。四是轉折、提按、使轉、節奏、虛實等十分自然,筆法、筆勢清晰。
(2)結體特徵。孫過庭《書譜》雲: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求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這話聽起來像是哲學道理,其實也是書學之要領。王羲之此帖的草書特點,充滿著對立統一的矛盾,例如字形的斜與正,主與次,疏與密、虛與實、收與放、輕與重、呼與應等等,達到了既矛盾又和諧統一之高境界。
(3)章法佈局。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據說唐太宗認為“煙霏霹結,狀若斷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 字型大小的組合,字距疏密,連帶、行氣、呼應以及通篇的相互配合、協調,堪稱經典。
-
4 # 曾旭燦的藝術世界
《書譜》為墨跡本,初學者臨之易得法。《十七帖》為碑刻本,已部分失其初韻。故首選《書譜》進行學習入門,再上溯《十七帖》以加深學習,此乃較為便捷之法。
回覆列表
毫無疑問:先臨唐《聖教序》並要反覆數次,再反覆臨摹王羲之的《十七貼》並配合臨摹孫過庭的《書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