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彥他爹
-
2 # 蝸牛兒愛吃肉
據研究發現,最近幾十年中,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以驚人的速度快速增長,並且越來越年輕化,而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並且在中國還存在不能及時檢測發現並診斷的問題,特別是佔糖尿病總患病人數95%以上的2型糖尿病,已經成為了危害人類健康“隱性殺手”。
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就很害怕,對糖尿病尤其是慢性併發症的恐懼感,使患者長期處於精神緊張或憂慮狀態;擔心疾病影響工作,甚至因此丟掉工作;擔心治療疾病加重經濟負擔;更擔心糖尿病遺傳給後代。但是我們的這種擔心反而對控制血糖不利,使血糖升高,甚至使血壓也升高。
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尤其早期診斷的糖尿病,有的僅僅表現為血糖增高,沒有任何併發症的患者,一部分通過飲食和鍛鍊就能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而對於糖尿病的長期治療目標就是控制併發症的發生(冠心病、腦血管病、腎病、失明、截止等),所以目前我們要做的就是聽從醫生的醫囑,控制飲食、鍛鍊、藥物應用(口服藥物或者胰島素)。
-
3 # 每天講糖
很多人在剛得知患了糖尿病的時候,都有你這樣的心情,但是不要悲觀,不要怕,現在患這個病的人數是非常多的,咱只要端正好心態,積極面對,就可以控制好病情,完全還是跟正常人一樣的,一定要看開點,心態也是會影響你的血糖的。
得了糖尿病,如何應對?飲食上需要每日控制總熱量攝入,並且限制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的每餐攝入量,一般患者不超過100g,可是當增加蔬菜的攝入,但應嚴格控制食用油和動物油的攝入,在飲食控制的前提下,每天適當增加活動量,也就是增加熱量的消耗。
1、控制飲食,少食甜食,少吃含糖量高的東西,麵湯、米湯、拌湯、糊糊這些熬的時間久的少喝;控制每日總熱量攝入,並且限制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的每餐攝入量,一般患者不超過100g,可是當增加蔬菜的攝入,但應嚴格控制食用油和動物油的攝入。
2、多運動,降低體重,減少身體脂肪量。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的中強度有氧運動,長期運動可以減輕體重,還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
3、藥物治療。其中藥物治療分為口服降糖藥及皮下注射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藥物與雙胍類降糖藥物聯用效果比較好,但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合併嚴重感染、糖尿病孕婦禁用。
4、心態,一定要保持樂觀的心情,這樣非常有利於病情的控制。
最後,願你控制好血糖,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4 # 葉藥師
得知自己診斷為糖尿病的時候,肯定很擔心,也很懊惱,會想想自己平時生活中有些不注意導致的,或者覺得為什麼自己就得了這個病?一時接受不了。
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生活還要繼續,糖尿病可以治療,不是立馬致死的疾病。控制的好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工資、學習。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控制,服用藥物,飲食及運動共同控制血糖水平。對於糖尿病前期患者,通過這些方式,可以逐步控制血糖,甚至停用藥物,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內,需要極高的自律性。如果你屬於這類,可以嘗試一下[耶]。如果不屬於這類,就要長期服用藥物啦。
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飲食上,吃的食物含油脂及膽固醇較高,現在生活節湊比較快,人們運動較少,就是吃的多,消耗的少,這樣容易導致血糖升高。
血糖高了,初期可能沒有什麼症狀,很多人就不管了,殊不知,糖尿病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糖尿病併發症,併發症兩種:1.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病因: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乳酸性酸中毒等,很容易危及生命。2.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慢性併發症是糖尿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①大血管併發症,如嚴重引起腦梗、心梗等。②微血管併發症,如腎臟疾病或者眼底病變。③神經病變,即知覺麻木,很多人對於水溫不敏感。特別嚴重導致糖尿病足,足部對於溫度、疼痛不敏感,甚至出現感染、潰瘍等。
發現糖尿病,堅持治療,可以正常生活,但是要長期用藥,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很多糖友血糖控制的很好,甚至自己可以調整藥物方案,生活非常精彩。
開始管理血糖吧,美好的生活在前面!
-
5 # 醫學莘
讓多數朋友比較遺憾的是,2型糖尿病幾乎不能治癒。更重要的是,2型糖尿病屬於進展性疾病,隨著病程的進展,其降糖難度可能會逐漸加大,若未定期監測血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不僅可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高血糖狀態等急性併發症的發生風險,還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視網膜損害、神經病變等慢性併發症的發生。因此診斷為2型糖尿病以後,關注的重點並非該病能否治癒,而是如何控制好血糖,避免病情加重,降低急慢性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在控制血糖波動幅度方面,血糖突然升高或降低均可增加波動幅度。而血糖降幅過大往往容易被忽略。雖然高血糖是引起靶器官損害的主要原因,但血糖並非降低越低越好,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動員肝糖元的能力減弱,對較低範圍的血糖耐受較差,容易發生低血糖。由於低血糖是危及生命的臨床急症,因此需及時搶救。同時發生低血糖的患者,由於血糖波動增加,因此也容易發生靶器官損傷。因此,雖然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獲益更多,但首先是耐受較好,不易發生低血糖,否則不利於併發症的預防。
綜上,2型糖尿病一經診斷幾乎很難治癒,但糖尿病患者更應關注如何才能控制血糖達標,如何才能減少血糖波動,以減少急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改善或提高後期生活質量。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
6 # 鮑宜龍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我本人就是二型糖水病患者。我是2003年春節查出來的。現在還是每天吃藥控制。
我認為,得了糖尿病天不會塌的。只要堅持:一、以平常心對待。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只不過是得的毛病不同而已?
二,加強鍛鍊。既然有毛病了,就要有與之抗衡到底的決心。光有決心還不行,還要有好的身體,那就要鍛鍊。當然鍛鍊也要有度,找到一種適合自己鍛鍊的運動,就要長期堅持下去。
三、適當控制飲食。我說的適當,可不是那些專家們說的什麼一天控制在什麼什麼範圍之內。而是自己適當少吃一點。而且是除去糖之外,什麼都得吃。當你什麼都不吃,或者天天忍饑受餓時,你的其它健康肌體、器官,說不定又受到傷害。也許是更致命的傷害。
四、適當測血糖。我說的適當,是不要天天去測。有的人得了病後,一天要測好幾 次,生怕哪一頓飯吃多了。引起血糖高了,天又塌下來了。這適當又是多少呢?我認為一星期,半過月測一兩次,就可以了。因為你測次數多了,你的思想鑽進了那圈子裡了,你能快樂起來?你一不快樂,能鬥得過疾病?
五,能不能好呢?能,那要看自己的緣分了,也許有一天,讓你吃到什麼東西,一下子讓自己的血糖穩定了。這是我一查出血糖高時,我的主治醫生對我說的,我至今還沒有找到什麼東西能治好我的高血糖,但找到了天天快樂這個良方,也使我愉快地生活著。
總之,得了高血糖,天不會塌下來。天如果真的塌了,那是自己的心情塌了。健康的人心情如果塌了,也會出問題的。但願你快樂起來!讓每天都充滿Sunny!
-
7 # 潮浙鯉
問題:我被查出二型糖尿病,是否無法治癒?
前言:
按照目前的治療水平,二型糖尿病只能控制,無法治癒,但它不是絕症。據統計,截止2019年,中國約有糖尿病患者1.2億,而且還在不斷增長,所以,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不要太絕望。我有20年病齡,談談膚淺想法。
一、糖尿病人體內有種“節約基因”,在貧困時期,有這種基因的人,耐餓活得久人們常說糖尿病人是得了“富貴病”,這話真不愛聽,富貴病得好吃好喝供著,才能把病養好。而糖尿病必須“管住嘴,邁開腿”,說白了就是少吃多運動,典型勞碌命。
糖尿病人的節約基因的作用:吃完食物後,積攢熱量,可以較長時間忍耐飢餓,饑荒年,有這種基因的人顯示出優勢,他們存活率更高,在貧困國家或貧困人群中,活下來的人多半是有這種基因。
現在生活水平全面提高,食物供應充足齊全,應有盡有,擁有“節約基因”的人,對食物有執著的熱愛,特別愛吃又不愛運動,熱量積攢下來又消耗不出去,糖尿病就找上門,許多胖子有糖尿病,就是這個原因。
二、糖尿病源來己久,若治療調理得當,長壽不是夢想有人說,糖尿病是最好的慢性病,乾淨不難看,不傳染,常常無痛,但它卻是可怕的基礎病。在這次疫情中,許多年老的糖尿病患沒能躲過一劫,所以對待糖尿病,不害怕但不忽視。
中國古代,糖尿病稱為“消渴症”,《黃帝內經》、張仲景的《金匱藥方消渴篇》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孫思邈的《千金方》等大量醫學古籍都有提及消渴症。
而患消渴症的古人也很多,司馬相如、蘇東坡、韓愈、鄭和、慈禧,近現代有張學良40多歲得糖尿病,101歲去世,宋美鈴106歲,金庸93歲,家境富裕,衣食無憂的人,往往會得糖尿病,而三餐不繼,天天在外奔波的人少有患糖尿病。
吃藥,運動,營養均衡,三項配合,長壽很有可能。
三、糖尿病人要接受生病的現實,適應別人誤解1.不接受自己生病,繼續胡吃海喝
我29歲時得妊娠糖尿病,從此與該病相伴相隨,到現在20年,這麼年輕得糖尿病,心有不甘,不願面對得病的現實,吃沒節制,運動沒跟上。
人都有逆反心理,越不讓你做某種事情,你越想去做。糖尿病人也一樣心態,越不讓吃甜的,就越想吃,未得病前根本就不喜歡吃甜的,得病之後偏偏和甜的幹上了。
結果病情越來越重,原先只需要吃藥,現在天天要打四次胰島素,血糖越升越高,目前眼睛視網膜病變,四肢發麻,每年都要住院調理。
有個病友,得糖尿病5年,不願意面對現實繼續大口吃肉,拼命喝酒,最近過世了。
2.適應別人異樣的眼光和出言不遜。
得糖尿病後,身邊的親朋好友,每當我吃東西的時候,都要勸這個不要吃,那個不能吃,興高彩烈地上飯桌,弄得毫無食慾。剛想動筷子吃飯,忽然一聲悶喝:“你打針了沒有?”,人人以關心為名,傷病人自尊。
四、得病後需要醫療費用支出,建議中西醫結合治療。1.由於糖尿病不可治癒,醫療費用成為一筆固定支出。糖尿病在未能控制時,需要持續治療,看病買藥成為一筆固定支出,不過藥品有進口和中國產之分,如二甲雙胍,中國產只要10元左右,進口的要30元,胰島素只有進口的,長效的胰島素在180元左右,因此買藥成為病人的主要支出。
2.西醫療效快,中醫重調理,兩者結合更好。西藥能夠快速地降低血糖,血糖恢復平穩狀態,但過量後會導致低血糖,停止用藥血糖又飆升。始終治標不治本。中醫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如果對症下藥,調理好身體底子,對治療糖尿病有好處,普通人由於涉及費用、治療時間等方面因素,很少人能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
結語
既然已得二型糖尿病,唯有坦然接受,“病向淺中醫”,無論中醫,西醫都沒法治癒糖尿病,只能靠病人自身的自控力和意志,“管住嘴,邁開腿,配合吃藥”,是有效控制血糖升高的辦法,每個人身體素質不同,病症有輕重,要配合醫生,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另外強調一點,管住嘴,不是什麼東西都不敢吃,任何東西都可吃一點,控制分量,少吃多餐。
祝你健康長壽
-
8 # 糖伯虎說糖
首先,特別理解這位糖友的感受!記得當初,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能得糖尿病,年齡年紀輕輕患上糖尿病無論從哪方面都是接受不了的,認為糖尿病只會發生在部分年齡大的糖友身上,怎麼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呢?
第二、當初對糖尿病認知非常匱乏,心裡壓力特別大,產生了很多錯誤的想法,時常在腦海裡浮想聯翩。比如說,以後不能吃這個也不能吃那個了,甚至想過自己的生命週期還有多長……
第三、記得當初使用胰島素治療時,由於要往肚皮上打針,那種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進一步加深,言語無法描述。比如說會不會一直都會打針,這究竟要打到什麼時候呢……
第四、對糖尿病認知的匱乏,導致自己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比如說眼睛會不會瞎呀,面板會不會爛呀等等,再加上別人對胰島素的不認識。比如,背後指指戳戳說都用胰島素了……
第五、如今九年過去了,我不照樣好好的嘛。當然,這不是口頭上一句話這麼簡單。擁有健康的身體及管控好血糖,糖友們需要投資時間、精力的及一顆永恆的心!
第六、現在醫學早已突飛猛進,在治療糖尿病方面,已經有很多“武器”幫助我們管理血糖,但是我們自己是第一責任人,你自己才是你的最好的老師,管控血糖的道路上,一定不要鬆懈。
總之,糖友們一定要有信心,只要認真對待糖尿病並堅持到底(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堅持、堅持、堅持!一定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一定能管理好血糖!
圖一:九年過去了,我行!糖友們也能行!
圖二:放鬆自我要求,血糖又高了起來
圖三:哪能少了新鮮的蔬菜
-
9 # 孫醫生講糖
很多糖尿病朋友和我聊天,講起剛查出來糖尿病的感受,
我平時連感冒都不會有1次,現在怎麼會得糖尿病呢?
真的是天都塌了的那種感覺,我的孩子還小,得了這種好不了的病,以後該怎麼辦呢?
能理解一些朋友的感受,對於疾病所要經過的一些特殊時期,慢性病患者也會出現,這些時期有震驚否認期,憤怒期,磋商期,憂鬱期和接受期。
感覺天都要塌了的時候,那就說明患者正處在震驚期,他們不能相信自己會得這種病。
其實這些慢性病在疾病早期或者還沒有診斷出來的時候都有一定的訊號,可是很多人不願意面對和接受。
在平時多瞭解健康知識,知曉一些疾病的症狀、體徵和簡單的實驗室檢查,這樣在發現自己為糖尿病時就不會有太大的情緒反應。並且如果瞭解了這些疾病的知識,就能夠很好的做好預防,減緩和避免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出現。
很多人年齡逐漸增長都會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出現一些慢性病,這是正常的。就像我們常做的比喻,人就像一輛車,不愛惜或者開的時間長了,都會出現一些毛病,定期進行保養,就能少出一些故障,這是一樣的道理。做好自己的事情,憂心還未發生的事情,與親人,與自己都沒有什麼好處!
-
10 # 魚苗小剛
別急 老糖友來支援你,少走彎路 不要亂了陣腳耽誤了最佳時機, 及時剎車,剛發現有很大機會逆轉。
我的過程也許對你有幫助。工作性質決定,長期熬夜厲害 紅牛王老吉當水喝,一次吃了幾斤橘子後 就開始出現體重猛降 從160斤一個月降到130斤,喝水不解渴,剛喝一杯幾分鐘又想喝水,撒尿太多 手就軟拿不起東西。恐懼,去醫院體檢,空腹血糖18點幾。現在回想其實在體檢確診前至少兩年已經處於糖尿病前期,只是自己不知道。
確診後我一個醫生親戚給我開中藥調理,搞了一個多月從18降到9 又吃了兩個月中藥還是降不下去,穩定在9點多,改吃降糖藥方案,效果立竿見影,二甲雙胍每餐吃一粒0.25 空腹天天降,從此以後天天吃降糖藥控制,五年都是吃藥,從最開始簡單的每餐一粒0.25二甲雙胍,逐漸增加,到最後每天三餐,每次吃三種二甲雙胍加阿卡波糖再加格列美脲 血糖還是很不理想,又改打胰島素,剛開始打胰島素效果很明顯,每晚十點打八個單位加每餐吃藥就可以了,半年後劑量打到每餐飯打20單位,血糖還有10左右。內心恐懼無以言表,沒藥可以控制了,併發症的恐懼天天懸在頭上。
思想必須改啊,前幾年思想跑偏了,覺得有藥物在控制,沒事,沒有管好飲食和運動,只是改了不喝飲料和不熬夜。
從此以後玩命鍛鍊,天天跑步,跑了一個月把膝蓋跑壞了,半月板損傷,蹲著上廁所那酸爽半月板沒損傷的人體會不到啊。不科學的鍛鍊損害大。鞋子不對,姿勢不對 速度也不對,完全亂跑。不損傷才怪。
跑步是不敢了,那搞室內運動,做俯臥撐,引體向上,各種花式跳。後面發現有用,但是堅持是個大問題。咱凡人一個,沒那毅力啊。後面運動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了。效果可想而知。
鍛鍊是指望不上了,就剩飲食控制了。買了幾本糖尿病食譜的書,這個吃多少克那個吃多少克,我真是拿稱嚴格執行的,說實話,專家的理論絕對沒錯,但是帶來的繁瑣不是一般麻煩。執行起來是真的餓,一天到晚想吃東西。後面也沒堅持,又變成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了。爾等凡人做不到專家的要求啊。
有一段時間就不管了,放任自流吧,反正現在還沒有併發症,半年後有個親戚也是糖尿病,腳弄傷了,傷口一直好不了,醫院呆了很久才癒合。又把俺嚇到了,怎麼搞怎麼搞,查了很多糖尿病前沿的治療方案,發現很多都是高大上的科學研究,但是沒有一個能落地到普通老百姓能用得上的階段。
看了很多研究的新聞也不是沒收穫,最後把方向弄清楚了,這個鬼病就是,吃得太多,身體處理不了,胰腺功能慢慢喪失或者是胰島抵抗了,歸根結底就是吃出來的病。又加上現在的生活節奏問題,吃的不缺,誘惑太多,出門就坐車,沒啥大的消耗。選定方向,吃出來的病就給他吃回去。就這麼幹。
查了各種食療方案,一個個試驗,佩戴連續血糖儀測定效果。大多數不理想,最終選定一種食療方式是真有效。具體啥名我就不說了,避免廣告嫌疑。完全治好了不敢說,只能是目前停藥大半年了,指標穩定在正常水平。糖化血紅蛋白也降到比正常值只高0.1了。
總結來說就是糖尿病三板斧 ‘’管住嘴 邁開腿 用好藥‘’,理論沒錯,普通人實踐起來難。自律的人有用,普通毅力的就算了。
像我這樣的普通老百姓最適合的還是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食療方案。目前魚龍混雜,各種套路防不勝防,必須去偽存真找到確實有效果的食療方案,每天測空腹血糖來找方案也不科學,血糖每天每時每刻都在變動,測指尖血糖只是某個時間的瞬間血糖。每天測空腹不代表真實的血糖波動,因為半夜會有蘇木傑現象或者黎明現象,血糖半夜到一個低點會自動又升高。要用連續血糖儀檢測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案。連續血糖儀目前有進口的雅培血糖儀和中國產的頤健安血糖儀。估計要不了多久品牌會更多。
毛主席說,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沒啥大不了的,生活還得繼續,最後祝願糖友簡單健康生活,遠離併發症。
-
11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我被查出二型糖尿病,感覺天都塌了,這是好不了了嗎?
得了糖尿病之後,患者往往被告知這是一種終身病,需要長期治療。一想到今後一輩子都要“與糖共舞”,許多糖尿病友都心有不甘。經常有患者問:糖尿病究竟能否根治?我們知道,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它特殊型別糖尿病共四大型別,今天就來談一下2型糖尿病是否能被根治的問題。
2型糖尿病還能治好嗎?2型糖尿病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主要指多吃、少動、肥胖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患者持續存在胰島素抵抗(IR),胰島功能隨著病程的進展而逐年下降。最初表現為胰島素抵抗而血糖基本正常;之後血糖輕微升高,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即“糖尿病前期”);再往後,患者血糖輕度升高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但病人尚無明顯自覺症狀;最後,患者血糖顯著升高,並出現明顯的“三多一少”症狀。
“糖尿病前期”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時期。中國著名的“大慶研究”證實:通過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可使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大約降低50%。
一般說來,2型糖尿病是無法治癒的,但臨床上也確有少數患者,通過一些特殊治療,可以實現完全停藥。例如:對於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短期(一般是2~4周)胰島素強化治療,部分患者有望在今後數年內擺脫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再比如,對於胰島功能尚存(應大於正常1/2)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減重手術(也叫“代謝手術”),部分患者也可以完全停藥而維持血糖正常。但嚴格地講,這並不代表完全徹底治癒,患者仍需繼續飲食控制及運動鍛鍊(即“生活方式干預”),不然的話,糖尿病仍可能會捲土重來。
所以說,2型糖尿病絕大部分是無法治癒的,但是隻要患者將各項代謝指標控制良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預防糖尿病的急、慢性併發症的發生,使患者獲得與健康人接近的生存壽命。因此,對於糖尿病,我們首先強調一級預防,就是通過積極正確的生活方式干預,讓人們不得糖尿病。而一旦得了糖尿病,要及早積極地控制,讓患者儘量不得併發症。千萬不要脫離現實,一味地盲目追求根治,給騙子以可乘之機。
我是王藥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糖尿病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
12 # 佳園道
糖尿病屬於四高疾病中的一種,其他三種是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高尿酸血癥,這四種疾病常常狼狽為奸,可以同時發生或者先後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也就意味著一個糖尿病患者完全有可能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高尿酸血癥,而且這些疾病一旦患上,雖然科學技術和醫學技術已經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辦法根治這些疾病,以現有的技術只能控制和緩解病情,無法根除。
糖尿病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在40歲以後發病,合併肥胖的不在少數,有家族遺傳傾向,可以出現多尿多飲多食以及體重下降等三多一少的表現,而1型糖尿病多在兒童和青少年起病,通常在35歲之前起病,三多一少表現比2型糖尿病更加明顯。當然除了還有妊娠期糖尿病等或者其他特殊的糖尿病。但是作為糖尿病,根據統計調查來看,超過90%的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
患上糖尿病已經成為無法改變的事實,那還不如平心靜氣的去面對,通過醫院或者網路途徑認真瞭解和學習有關糖尿病的知識,學會使用行動式的血糖儀監測血糖,瞭解血糖控制目標,控制血糖的方法,制定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逐漸達標並長期堅持,制定適合自己的的糖尿病飲食,食物的成分,合理安排三餐,並配合鍛鍊身體,部分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運動和飲食把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之內,如果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血糖依然高的患者則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的降糖藥物甚至需要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同時需要監測血糖水平,瞭解血糖總體控制得好不好,一般情況下每年1~2次全面複查一次,瞭解有無心腦血管、腎臟、雙眼等併發症,如果有併發症,及時治療。
-
13 # 油膩的中年大叔2
糖尿病是不可逆的,早期只要自己積極面對,其實也無大礙。類似抽菸對肺的傷害一樣,肺部受損是不可逆的,但只要你及時戒菸,它就不會繼續壞下去。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因為我媳婦25歲也查出2型糖尿病,一開始不知道,疫情期間她在家洗衣做菜手一碰冷水就刺痛腫脹,因為疫情期間沒有去醫院,疫情結束就立馬到我們這邊的中草藥醫院,先是查血西醫醫生看了結果說血糖太高21.幾說建議住院治療,然後叫我們去問問中醫主治醫師,我們把結果給中醫醫生看了,也說太高,說要不是因為手的關係,恐怕要等人暈倒了才知道,問了我們相關情後說先開幾副中藥和一些西藥吃了觀察一段時間,但是每天必須查血糖反饋情況,因為家離中醫院有點遠醫生建議在就近區醫院查血糖或者自己買血糖儀自己查,第二天帶著媳婦到鎮醫院查血糖一查27.幾.那醫生就嚇我媳婦說她這情況得趕緊住院ICU一天一萬多,把我媳婦嚇到不輕我就安慰她說醫生瞎說的況且是手指血糖儀查的肯定不準,要是他都知道還在這些小醫院幹嘛別聽他的,反饋給中醫生他也說先吃了藥看看再說,第三天直接到區醫院抽血查血糖,結果出來是18.幾,這邊的醫生也是說叫感緊住院,我媳婦給她說了在吃中藥,她還懟我媳婦說我們不相信科學去相信什麼偏方搞得我媳婦心情很不好,然後我們就自己買了血糖儀在家裡每天自己查,第二天區醫院的醫生還打電話來家裡叫去住院,我們沒有聽她的,現在吃了兩個療程的藥前兩天查現在降到了6.幾了只要忌口堅持鍛鍊我想應該會好的,因為生孩子的時候都沒查出來!也希望樓主別太悲觀積極治療一定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