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榮愛美生
-
2 # 邢Nan的日常生活
一般我們會有幾種常用簡單的方法。
一就是引導互動,語言匱乏的觀眾上臺也許會緊張,一時出現思維空白,這時候你需要補充上臺者的思維,透過對他的提問來引導其思維,這時上臺者就會順著你問題的方向來回答。
二是如果提出問題還是乏於語言,主持人首先要暖場沖刷氣氛,然後代替上臺者思維,將問題轉化為選擇型問題,也就是使上臺人在是或不是間簡單選擇,然後根據其選擇答案補充追問為什麼等話題。
三是與臺下觀眾的互動。當上臺者表述困難時,主持人可以將物件轉向臺下觀眾,這樣既哄抬了氣氛,又給了臺上者思考的時間。
四就是如果感覺會場氣氛並不很熱烈的情況下,可以多請幾名觀眾一起上臺,這樣工作會簡單許多。
一般這幾個就能混過去了,別的我一時沒想起來。至於新的點子,大多要靠主持人自我臨場發揮什麼的,但效果大都欠佳,尤其是主持人自我表現暖場,很少能做到自然有效。估計這個得請教一些資深了。經驗出成效,希望你能成功。
-
3 # 嶽西同哥
做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首先分清這是什麼一場內容,如各種招商會,婚慶,壽慶,歌舞會等等,用的內容不同,當然主持風格也各異。與觀眾互動的情形,還要看臺下觀眾的人數,年齡層次,知識層次,男女比例,略知他們來自哪些地方,有哪些職業,要做到心中有數。這裡講到的是,做為優秀的主持人,首先要學好心理學,颱風學,禮儀學,形體學,語言學等等。如讓我當主持,看到臺下眾目睽睽,我會嚇得直尿褲子,事先想好的預備稿子,早就丟向八國了。
蠟筆影片剪輯
當主持人在主持活動中感情的投入、釋放、渲染很好地定位後,這種感情與受眾的交流、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作為主持人的感情如果成了孤獨的風景線,成了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而不能喚起受眾的共鳴,不能與廣大受眾達到感情上的交流與共振,那麼主持人在主持活動中的感情投入與感情渲染就成了一種無效勞動。
主持人要達到與受眾在感情上的交流與互動,形成一種感情的共振與共鳴,首先要做到交流內容的明確。主持人的情感傾向、愛憎態度要明確地傳達給受眾,並以藝術、含蓄的語言喚起他們的共鳴,共同推進節目和活動的進展,達到預期的目的。比如在一次老同學聚會上,當年過半百的昔日同窗重新返回當年的學校,重新坐到當年聽課的教室,一種追昔撫今、感時傷事的感情湧上心頭,難以平息。這時作為這次活動的主持人,也即當年的班長走上臺,深情地說:
同學們,當我們今天重新坐在這裡,那些難忘的日日夜夜,為求知而不斷追求的日日夜夜又重新浮現在眼前。今天,我們霜白的鬢髮,我們在各個領域的成績,都可以告訴歷史:我們度過了一段青春無悔的歲月。話音剛落,掌聲四起,一種重逢的熱情、懷舊的感嘆久久瀰漫在這群老同學中間,情感的交流與共振達到了高潮。
在某臺一次談話節目中,主持人、嘉賓、觀眾就夫妻問如何克服自己的缺點,以寬容、諒解的態度對待愛人,從而達到夫妻和諧、攜手共創幸福的人生境界展開了積極、熱烈的討論。正當嘉賓與觀眾交流他是如何幫助妻子正確對待自己的不足,不斷調整自己的人生座標,相濡以沫、和諧相處時,主持人插話說:
是呀,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何況自己的愛人呢?
這段話的感情傾向曖昧,是諒解有缺點的對方,還是贊同寬容待人的嘉賓,讓人莫名其妙,觀眾的反應是一臉茫然,無法與主持人進行感情的交流,更不可能產生共鳴。
其次要講究恰當的交流方式。在節目中,主持人只不過是其中佔據引導、控制地位的人,對此主持人必須心知肚明,正確擺好自己的位置,切忌做觀眾的主宰,發號施令地指揮觀眾的感情活動,更不可能代替觀眾的內心感受,把自己的感情強加於觀眾。這種做的結果定會弄巧成拙,不僅得不到觀眾的認可,而且會遭到觀眾的拒絕和摒棄。
以平等、自然、親切的方式與觀眾進行交流,以求喚起他們內心深處的同感,達到和諧共振的目的,是主持人交流方式的最佳選擇。
主持人與觀眾的感情交流有時不僅僅限制在主持活動中,它往往還會延續、發展到活動以外。主持人往往透過電話、信件、互訪,延續、加深著他們在主持活動中建立起來的情感關係,讓許多美好而動人的故事實實在在地發生,廣泛地為人們傳頌。
蠟筆影片剪輯
133粉絲 · 56贊
搜尋
如何跟臺下互動
主持人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