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襄陽長風
-
2 # 嗜情煞血
眼見為虛,是因為看問題或者說要了解一個人不能只看表面,想要完全瞭解實情必須要全方位,瞭解當時的環境,事情的緣由,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說了解。
先這裡分享一個小故事: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受困,飯菜全無,七天沒吃上米飯了。白天睡在那,顏回去討米,討回來後煮飯,快要熟了。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鍋裡的飯吃。一會,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抓飯吃的事情)。孔子起來的時候說:“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乾淨的飯然後才給他們吃。”
顏回回答道:“不能這樣,剛剛炭灰飄進了鍋裡(弄髒了米飯),丟掉又不好,就抓來吃了。”孔子嘆息道:“(按說)應該相信看見的,但是並不一定可信;應該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們記住,要了解一個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難,孔子認為要了解一個人更難。就連聖人都會犯這種錯誤,所以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也有可能就是虛的,假象。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說的是世界的本質:有可能整個世界都是一個假象,幻境,有可能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夢境中,我們覺得是現實的也許就是在夢中,我們偶爾的做夢也有可能是偶爾的夢醒也未可知。等到有天我們死去離開這個世界就算夢醒了。有這樣一個故事就很好的表達了這個哲學觀點:過去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很生動逼真的一隻蝴蝶,感到多麼愉快和愜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莊周。突然間醒過來,驚惶不定之間方知原來我是莊周。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中變成莊周呢?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與變化。莊子夢中幻化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記了自己原來是人,醒來後才發覺自己仍然是莊子。究竟是莊子夢中變為蝴蝶,還是蝴蝶夢中變為莊子,實在難以分辨。
從佛家的觀點來看,人生於世,如同鏡花水月,世間萬物都是空的,只有堪破才可以真正覺悟,立地成佛。《金剛經》說: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都是生活在世間,未曾覺悟的人,看不透這個世界的虛妄。只有覺悟了,看破世界的本質,才會明白佛和人的區別:人是未來佛,佛是過來人。世尊釋迦摩尼成佛的一瞬間就明白了:“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所以說,人生於世,既然世界是虛幻的,我們看到的也是虛的,所以凡事不可太過執著,要學會放下,與人為善,開開心心過完這一生,做個對人類有貢獻的人。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很幼稚
魔術大家都看過吧,呵呵
甚至中央電視臺每年春節晚會都有魔術表演
眼見的魔術是實嗎??肯定是虛的,每個看過魔術表演的人都明白的,最簡單的道理